放大圖片
■梁世智表示,將率先在元朗水邊圍h碧水樓,利用全新技術加建升降機塔,預計2010年可完工。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譚靜雯)樓齡逾30年的舊式公屋,興建之初未有安裝升降機,居民上落甚不方便。房屋署特別針對該類舊式公屋,自行研發全新升降機搭建法,利用預製組件,好像「砌積木」一層一層安裝電梯塔和外牆,毋須打樁,減低對居民的滋擾,配以「無機房升降機」設計,令總工程的建造費用和施工時間較傳統做法減近半。房署預料最快於2012年前,為全港12個舊式公屋共35幢大樓加建升降機。
毋須打樁減對居民滋擾
元朗水邊圍h是其中一個未安裝升降機的屋h,全h有215個單位,約90多名長者居住。房屋署物業管理總經理(元朗及屯門)梁世智表示,傳統加建升降機工程相當費時,亦會為居民帶來噪音、空氣污染等滋擾。傳統建造方法需先做地基挖掘工程,將混凝土注入地基、構建地基鋼筋等。他說:「每層要落石屎、頂板、拆板,整個過程對居民造成很大滋擾。」
為減低建造升降機對居民的影響,房署專家小組利用4個月時間自行研發創新技術,採用無機房升降機設計,再配合預製鋼材升降機塔建造法。工人首先焊接升降機塔主鋼材骨架,再加上防水、防火的輕物料外蓋板,再利用吊機運往屋h工地安裝。之後,工人會先完成地下大堂基礎結構,分別以吊機安裝第一及第二節預製電梯塔,再分層由下而上逐一以吊機組裝預製電機大堂樓板。
梁世智解釋,傳統升降機塔地基工程,每幢塔單是打樁已耗用800萬元,以及7至10個月打樁時間;但新的建造法毋須打樁,省免打樁費,而無機房設計的升降機工程亦可減少30萬元工程費。他舉例,水邊圍h碧水樓建升降機只需約950萬元,施工時間和工程費減半,預計2010年可完工。
他又說,雖然新技術採用輕物料,整幢升降機塔的重量由一般約100噸,減至只有20噸,居民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因新建造方法已考慮結構安全的問題,升降機承載重量為900公斤,每次可接載約13人,有足夠的承托力。房署已在屯門大興h興偉樓加建無機房的升降機。梁世智表示,傳統升降機運作耗電量佔全幢大廈約20%至40%電費,無機房的升降機採用高效能機器,節省約30%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