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蜀道難行圖》,蕭謙中繪於1934年,紙本設色,中國美術館收藏。
——李杜名作小考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馮志弘
最近主持「新高中中國文學課程.唐代文學專題」講座。備課期間,注意到李白《蜀道難》、杜甫《登高》兩首名作的一些問題,頗有趣味,分享如下。
A、「蜀道有多難?」─標準答案,當然是「難於上青天」,這是作品開宗明義的立論,如此答題,萬無一失。如果再周詳一點,蜀道之難還可以區分為:一、傳說史傳記載蜀道之難。例如:「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二、從行人之嗟歎反映蜀道之難。例如:「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三、從自然物象反映蜀道之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但是,若配合李白其他作品以及盛唐時人來往西蜀的材料,蜀道之「難」,其實是充滿疑點的。
第一,李白長年居蜀。他自五歲起居於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彰縣),到二十六歲離開四川。期間未曾述寫蜀道之難。第二,從李白去蜀、玄宗入蜀、杜甫入蜀、去蜀等材料,不見得蜀道艱難若此。第三,李白出蜀之時,有還蜀心願;出蜀之後亦多次抒發思鄉之情。當中情懷與「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的觀念明顯相異。因此,《蜀道難》的「難」,有可能不是實寫,而不過是引述傳說,或者是記述心情。
如何證明這個假設呢?我們可以從李白早年論蜀的詩歌得到佐證。
舉李白開元十四年(726)的四首作品為例,描述西蜀美好風光和表達還蜀心願的,有「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登峨眉山》)、「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荊門浮舟望蜀江》)、「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可見,李白對四川景物和去蜀、還蜀的態度因時而異。
那麼,何以《蜀難道》極力描寫蜀道之「難」呢?我推測原因有三:第一,李白此作沿襲相和歌詞《蜀道難》舊題的寫法。以古蜀國的神話傳說為背景。《宋景文公筆記》載:「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嘻口戲。李白作《蜀道難》,因用之。」指出了這方面的承傳。第二,《蜀道難》旨在通過寫蜀道之難,突出蜀道之險,有鮮明的政治寓意。證據當然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一句。第三,「入蜀」有貶謫之意。因此蜀道之難,也狀寫了行人頹唐的愁緒。李白《送友人入蜀》有「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按:嚴遵,卜者)」一句,正是表達這個意思。
從上述可見,蜀道之難並非實寫,而是借古事,意今意。胡震亨認為此作「言其險,更著其戒」,大概可為定說。
B、《登高》有多高?─據李辰冬《杜甫作品繫年》、陳貽焮《杜甫評傳》考證,《登高》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這時杜甫相約吳郎重陽登高,吳郎爽約,因此老杜只好登台獨酌。這年,杜甫居於夔州東屯。東屯就在今天白帝城─白帝鎮附近。東屯的位置剛好在東溪河、青蓮河匯合處的西面。形勢好像英文的「Y」字。「Y」字的左上方是東溪河,右上方是青蓮河,東屯在「Y」字的左邊,下面的直線就是東瀼(後來叫草堂河),東瀼下面就是長江了。
考慮到杜甫這次登高僅一天往還,年紀又有五十六歲,而且杜甫同時期作品有「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中台」(《九日五首》)一句,似乎老杜這時身體不很好,不可能攀山越嶺。綜合諸般因素,杜甫登高之處只可能是東瀼東邊的赤甲山、西邊的馬嶺、或者北面的麝香山。我查考了今天東屯的等高線地圖和衛星圖,發覺地勢和杜甫當年所居地相去不遠。東屯周邊的山嶺最高不過八百米,一般山頭高度約四百至六百米,顯然不是崇山峻嶺。
綜合上述,可見杜甫所登之處其實不高。《登高》之雄壯,從自然景貌而言,主要是緣於東屯群山摺疊錯聚、林木蕭瑟、支流匯合的洶湧態勢。
C.《登高》緣何孤單?──「百年多病獨登台」向被視為杜甫名句。但是,杜甫這時是否孑然一身,窮酸潦倒?──倒也不是。
寫作《登高》時,杜甫妻兒俱在,有完整家庭,而且僅以大曆二年春天至秋天為限,杜甫與親朋的交往實在不少。例如友人王十五與杜甫為鄰、春夏之交老杜與胞弟杜觀團聚、夔州都督柏茂琳與杜甫相善、與孟家兄弟識和交往、薛姓友人與新妻來訪,等等。這時杜甫的寄贈酬唱作品也不少。再者,杜甫此時生計尚可:其工作為代管東屯公田,且有家僕。無論用當時或今天的標準來衡量,生活條件怎樣也不能說是缺乏了。
其實,就《登高》而言,與其說杜甫形單隻影,倒不如認為老杜在當時知音難求,因而形成鮮明強烈的孤獨意識。關於這個問題,葛曉音《杜甫的孤獨感及其藝術提煉》(《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1期)一文已有深有探討。好像杜詩中「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醒」(《醉歌行》)、「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野望》)、「抱葉寒蟬靜,歸山獨鳥遲」(《秦州雜詩》其四)、「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其三)、「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都表達了這個意識。
總之,《登高》的孤獨感,主要是源於杜甫有感「置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願望遙不可及。他的親友不少,然而卻缺少志同道合的好友。他的理想不為人認識,致使他與親友雖時有相聚,但在實踐儒學治國的理念上,卻孤獨終老。他晚年自謂「乾坤一腐儒」,可視為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欣賞古典詩歌當然以感興為主,但如果能夠知人論世,「打爛沙鍋璺到底」(廣東話俗寫「打爛沙盆問到篤」),有時候也不無啟發,樂趣無窮。諸君以為然否?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