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調查發現無時間及無決心是白領打工仔不進修普通話及英語的主因。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吳玫)流利通暢的兩文三語被視為重要的職場競爭力,但有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人認同改善普通話或英語能力有助前程,但知易行難,僅有不足兩成受訪者在過去兩年內曾報讀有關課程。調查分析認為,僱主缺乏足夠支援,是「打工仔」無時間及無決心進修的主因。
楷博語言培訓(前香港普通話專科學校)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2日至8日進行調查,以電話訪問本港501名在職白領僱員和34位僱主。結果顯示,高達84%的受訪僱員認同改善普通話或英語能力對前途有一定幫助,但只有17%的人在過去兩年曾接受有關培訓。近8成人於會考或高考後未再考獲其他語文專業資格。而在考獲其他語文專業資格的被訪者中,最近一次取得有關資格平均是在7.1年前。
65%僱主無提供進修津貼
近8成人認為,考獲普通話或英語的語文專業資格後並不會即時獲加薪。63%的受訪者會因為「上司要求或工作需要」而進修語文課程,只有24%的人是因「自我增值或自覺不足」而進修。結果顯示港人對進修語文的實際態度並不積極,多因有迫切需要才會有所行動。
另方面,逾半數受訪僱主表示,當員工完成語文進修課程後,會考慮提升他們的待遇。但同時約65%的管理層坦承,並未向員工提供語文進修津貼。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香港僱員工作繁忙,平時無暇進修,加上現時經濟不景,多數人在「保飯碗」的巨大壓力下,更難以抽出時間和精力額外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