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李卓賢 圖:香港電台
在一座城市避免迷路的方法,大抵有兩種,一是認得南北西東,一是認識主要幹道。
要數香港數一數二的街道,非彌敦道莫屬。
在一條來回不過兩小時的街道,你能夠在兩旁找到來自四方八面,從最草根乃至最高級的生活方式與物事,其實除了匆匆走過消費購物,也是時候停一停步。
街道百年來的歷史與記憶,需要大家參與填補。
有些人選擇在信和中心找漫畫買手辦,在柏麗大道追逐名牌,在雅蘭商場滿足口腹,在九龍政府合署輪候打盹,有些人則開始嘗試整合彌敦道的記憶片段,慶祝街頭命名百年。
香港電台每年舉辦的太陽計劃,一向重視青少年活動策劃,今年搞點新意思,與油尖旺區議會推出大型活動「彌敦道百年」。大會主力透過新媒體與視像渠道,讓市民大眾認識彌敦道的文化與歷史,鼓勵大家敘述你我的彌敦道故事。
其實嚴格來說,相對於彌敦道的年紀,大家都是年輕人而已。
一個人的先見之明
「彌敦道百年」為了讓公眾深入了解百年老街的前世今生,大會邀請各界的專家,與讀者分享彌敦道的一些事。
談及彌敦道的歷史,香港歷史學者與收藏家鄭寶鴻指,早在1861年,英國軍隊已經在彌敦道開闢運兵道路,道路由今天的中間道延伸至加士居道,早期命名羅便臣道。1909年,該道以前總督之名改為彌敦道:「但它只是九龍的最早條通道之一,另一條叫伊利近街,即現今的海防道,另一條叫麥當勞道,與港島的一模一樣,後來改稱為廣東道。」
今天我們站在半島酒店向旺角方向看,彷彿可以一直看到盡頭,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初,柯士甸道一帶其實有一座大山,一直延伸至平安大廈。1905年,彌敦港督下令將大山移平,前後花了二十年,使彌敦道在1927年後面的加冕道(由界限街至窩打老道)合併,成就今天彌敦道的規模。「早期人們以四個字來形容彌敦道一帶:恍如鬼域,因為當時兩旁有不少大樹,只有七盞燈,九龍在1903年才有中華電力供電,比起1890年香港電燈遲了十年。」時人曾取笑彌敦港督浪費心機於蠻荒之境,然而這位港督在沒有汽車的年代,預見了港九繁盛,也是拍板興建鐵路的關鍵人物,大道的繁盛,證明了一個人的先見之明。
樹年輪訴說發展
大道除了路,也有樹,樹正是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詹志勇教授的專業,也與彌敦道發展有密切關係。他指出,最初九龍半島以農村形式開發,英人來港以後佔用很多地,並開闢了彌敦道。由於歐洲國家有植樹的習慣,英人見榕樹在香港普遍,加上在二十世紀有建立花園城市的概念,遂廣植林木。從舊照片可以看出,在1890年代,該一帶已有不少榕樹,早期生長優良,沒有混凝土與高密度建築,直至1920年樹仍很健康,單從樹冠可觀察出來。
「早期的彌敦道有三行樹,因為路面擴建,中間那行被剷走,現在只有兩行,由於當時威菲路軍營被保留,在1970年改建成現在的九龍公園,保留了不少老樹。」詹志勇指,由於彌敦道發展,兩旁興建不少騎樓,砍掉行人路上的樹木,加上地底上有地基及管道工程,限制及破壞樹木的成長。是以1950至60年代的彌敦道與以前已有很大差別,發展較快的美麗華酒店一帶樹小而疏落,只有聖安德烈教堂、天文台山一帶還有大樹。
「英女皇訪港的時候,有人說女皇會經過彌敦道,怕她看見不雅觀,於是建設了一米的花崗岩,使很多樹根無法吸收水和空氣,那些樹為了生長,只得把石頭逼爆,於是有些人說,不如鋸了那些樹。」不止提出鋸樹的人死腦筋,後來彌敦道沿線建設不少巴士站和避車處,再度屠殺樹木使之不再沿路延綿,加上八十年代柏麗大道的斜坡工程,雖然後來彌敦道再有所謂綠化工程,比起過去的城市景觀還是差得遠了。
要談整個彌敦道百年種種,自然並非專家專利。早在本年5月份,香港電台已設立「彌敦道百年」網頁徵集大眾的彌敦道回憶,有不少市民到網上提供彌敦道的故事,例如談及楊氏家族在彌敦道的百貨公司、七十年代彌敦道封路建設地鐵、樹影婆娑拍拖勝地等情境,更有不少機構如九巴提供彌敦道巴士站牌的圖片。與此同時,該網頁亦推出以「彌敦道」為題的寫作計劃,讓年輕人在這個暑假發揮寫作才能。
上載你的大路記憶
而從8月8日起,大會在彌敦道沿路二十九個地點,配置有歷史圖片與中英文介紹的路牌,當中有不少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和樹木等歷史印記。大會未來將觀察公眾對紀念路牌的反應,考慮會否申請設立永久性標誌,讓市民和遊客循此關注社區種種,乃至一草一木。
計劃開始至今,網頁收集了顧問、名人、歌手、市民等各界提供的資料,已累積近三十萬人次。主辦單位現正整理這些資料,並邀請文化人及作家撰寫專文,加以結集,於十月製作成電子書讓公眾索取及下載,並舉辦彌敦道百年巡迴展覽活動。讀者們如果有你們的彌敦道圖像和故事,可登入「彌敦道百年」網頁:http://teenpower.rthk.org.hk/teenspecial/nathan100/,上載自己的記憶,看看有誰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