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亞 希
「唔怕貨比貨,最怕唔識貨」,但在消費主導的貪新厭舊的電影市場中比較,有時可以十分殘酷,尤其是出自同一人手筆的兩件產品,新來者稍有「差池」,隨時會引起極烈抨擊……慶幸的是添布頓沒有「將貨就價」,造出劣貨,暫且不說《怪誕隨意門》(Coraline)與之前的《怪誕城之夜》(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和《怪誕屍新娘》(Corpse Bride)何者佔優,這部新作至少沒有再重施古堡、骨頭、墳墓故技,而用鈕扣眼公仔取而代之,添置新鮮元素;在氛圍上也有新的創造,要不然又怎說得上是值得向各位讀者推薦的新碟?
「怪誕」系列的黑色格調大家或許已見慣見熟,但若果比較起來(看,比較就是如此常見),《隨意門》的氣氛絕對比前兩齣更陰森。它雖然披上了童話的包裝,但在意識上其實可以很可怕。故事圍繞跟隨父母搬到郊區大屋居住的小女孩Coraline展開,因父母各自忙碌工作,加上遠離住在大城市的朋友,使Coraline只得找方法娛樂自己。後來她偶爾發現了屋內一道暗門,在暗門通往的地方發現了「另一個媽媽」和「另一個爸爸」,這對父母除了眼睛是鈕扣外,完全跟Coraline的父母沒有分別,甚至比她親生的父母理想得多,使她萌生起永遠住在另一世界的念頭;故事變得恐怖的轉折正在於Coraline終於發現「另一個媽媽」親和的皮肉下原來是骷髏女巫,她喜歡哄騙小孩裝上鈕扣釘眼睛,永遠禁錮這些小孩子的靈魂。
電影中固然沒有血淋淋的兒童不宜畫面,但觀眾們若細想童年,相信都會有過感覺「×××父母比我爸爸媽媽好得多」或「我不要我的爸爸媽媽」的經歷,而現在重新告訴你,好奇與貪新(父母)可能要在眼睛上縫上鈕扣,而且會被永遠禁錮(電影甚至殘忍告訴觀眾,之前三個被禁錮了的小孩已經死了),你還會不會隨便「扭計」?想深一點,你會不會感到心寒了?心思敏感的觀眾,看畢後應該都會有同樣的體會,而我甚至認為,《隨意門》不適合太年幼的小朋友獨自觀看。
如此講親情的橋段,少不免有點老套,但不可以否認添布頓今回在營造氣氛上進步了,也在原來的「怪誕」系列上添了新意──當然,前提是你同意「新意」是讓童話變得更恐怖。不過,不管觀眾接受與否,導演已銳意創新,套句動畫中Coraline常說的話:「我是Coraline不是Caroline!」──也不是Jack啊,添布頓大抵都會這樣想──始終不能一世靠吃Jack的老本吧!
影碟特別收錄部分名義上只有刪剪片段、製作花絮,但花絮部分原來包羅萬象,除了有說明劇本如何在原著小說上創新外,最特別的是鈕扣眼布偶公仔figure製作過程,喜歡此戲的觀眾萬勿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