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新規劃中,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將逐步向當地二、三產業轉移。圖為汪洋探訪粵北山區。
汪洋在廣東大力推動「解放思想」運動,強力推行「騰籠換鳥」之初,絕沒想到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會來「搗亂」。金融海嘯的到來,實際上將廣東產業升級的時間表大大提前,在一定程度上為汪洋的「騰籠換鳥論」「殺出了一條血路」。當然也帶來了更多爭論。
有人說,今年以來廣東有5萬多家企業倒掉了,原因之一就是「騰籠換鳥」。對此,汪洋答覆:資料是否真實另當別論,但大家要認真分析一下,現在倒閉的是什麼企業?有著名的大企業嗎?沒有!我判斷,這些企業總體上講,都是落後的生產能力。
汪洋堅定對反彈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大量企業倒閉,不少基層官員對產業轉移喪失了信心,擔心珠三角會出現產業空心化。汪洋不為所動,他鼓勵官員們說:「珠三角毗鄰港澳,仍有很強的區位優勢;30年改革發展使珠三角形成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本而言,仍然有優勢;珠三角市場腹地廣闊,是南中國的經濟中心,等等。這些都使珠三角依然備受資本的青睞,目前央企和外企仍然有着強烈的向珠三角聚集的意向。連我這個『新廣東人』都有自信,你們沒自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