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崛起的中國:強大卻脆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3]     我要評論

 國際上有人說,崛起的中國是一個脆弱的超級大國。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外向度高,但自主性弱。破解這個難題,事關中國全局,事關中國未來,事關中國命運。「外向度高,自主性弱」,廣東是最典型的代表,廣東如果能率先破解這一難題,意義深遠。

外向度高 自主性弱

 廣東改革開放30年的外向帶動發展,主要是引進、內聚型階段,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分工,如今,這一引進模式已進入困境。在這一戰略轉捩點上,廣東是繼續被動接受國際產業分工,困於國際產業鏈和國際價值鏈低端,繼續消耗自己緊缺的資源,破壞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做廉價的世界工廠,廉價地為世界打工?還是以世界視野謀求自主參與國際分工,逐步改善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這一嚴肅問題不僅是廣東的,也是全國的。

 因此,汪洋多次向廣東官員提出要「克服狹隘視野、樹立世界眼光」。汪洋說,廣東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世界政治、經濟的變化,對廣東的影響甚至大於國內政策的影響,不樹立世界眼光,就不能預見來自國際的風險,就不能應對經濟生活的變化。同時,只有樹立世界眼光,才能參與競爭規則的制定,搶佔更加廣闊的市場。

中國面臨深刻危機

 要在世界格局佔據有利地位,必須解決前後相互關聯的兩個問題:一是在開放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推動工業化起飛;二是在取得初步工業化成功後必須建立起自立世界的能力,並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建立相對優勢,擺脫對西方資本的依附性,通過自主參與經濟全球化獲得持續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初步成功實現了第一步。下一步中國必須破解第二個問題。廣東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必須為國家發展大局承擔起破解第二步難題的責任。

 廣東社會科學院院長梁桂全警告:中國隨着工業化向縱深推進、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對世界的依賴性也將進一步加深,中國所面臨的深刻危機,也更不容盲目樂觀,更需要百倍的警覺。

相關新聞
百輛花車趕製月內首場綵排 (圖)
各省爭奇 彩車鬥艷 (圖)
四省市警力築「環京護城河」 (圖)
管制121種「毒爆」化學品 (圖)
中國產業升級 汪洋率粵探路 (圖)
崛起的中國:強大卻脆弱
金融海嘯迫粵提前「換鳥」 (圖)
廣東與四小龍相比的差距 (圖)
汪洋帶頭「修籠壯鳥」「築籠引鳥」 (圖)
廣東近年GDP佔全國比例 (圖)
廣東五方面不及四小龍
內需難補外需 中國出口臨3難 (圖)
6695億 7月全國財收勁增一成
商務部:力拓案無礙外資投華 (圖)
被擄華工對日索賠 逾千律師聲援 (圖)
在俄華商屢遭勒索 京促嚴打「灰色清關」
甲流疫苗測試 部長當第一人
指繞道傾銷 歐盟擬查中國鋼企
粵建石化大省 3年向港供油 (圖)
汪洋東莞調研 「退二進三」初見成果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