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下半年升空。網上圖片
——正作對接試驗 預計9月下旬完成
【本報訊】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科學應用系統副總工程師孟新接受內地傳媒採訪時透露,「螢火一號」預計於10月6日至16日期間發射。目前,「螢火一號」身在俄羅斯莫斯科進行對接試驗。
據《法制晚報》報道,孟新表示,根據計劃,已經身在俄羅斯莫斯科的「螢火一號」,即將於10月6日至16日期間的「窗口期」發射。
「螢火一號」10月6日後升空
孟新表示,目前「螢火一號」已在莫斯科,正進行與俄羅斯「火衛1」探測器的對接試驗,進程比較順利。此前,「螢火一號」整體裝入集裝箱後,已經通過空運方式從中國運抵莫斯科。
按照計劃,對接試驗將於9月下旬完成,然後將會把對接好的「螢火一號」與俄羅斯「火衛1」探測器一起空運至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航天發射場。據預計,螢火一號」升空後,大約經歷10至11個月的飛行後,進入火星軌道。
升空10個月後入軌道
根據中俄合作協議,「螢火一號」探測器將與俄羅斯「福布斯-格朗特」着陸探測器共同搭乘俄方運載火箭升空。此後,「螢火一號」與「福布斯」將分道揚鑣,「福布斯」轉途探測「火衛1」,並登陸採集「火衛1」的土壤返回地球,而「螢火一號」則進入繞火星的橢圓形軌道,展開太陽帆板,正式開始履行它的火星探測使命。
「螢火一號」屬於中俄聯合火星探測計劃的一部分,其主要探測任務有三,探測火星的空間環境,探測研究火星表面水的消失機制,揭示類地行星的空間環境演化特徵。
據了解,「螢火一號」體積不大,只有110公斤,和美國「勇氣號」、「機遇號」的180公斤,以及計劃將要發射的新型火箭車600公斤的體重相比,「螢火一號」算得上是火星探測器家族中的「輕騎兵」。
它主體部分長75厘米,寬75厘米,高60厘米,兩側共有6塊太陽能帆板,展開7.85米。如此小巧玲瓏的身體上卻長出三對大「翅膀」,只因火星上太陽光照強度低,只有地球的二分之一左右,帆板要夠大才能給「螢火一號」提供充足的能量。
據悉,此次「螢火一號」的主要任務是拍照和探測火星附近空間環境,為中國下一步火星探測打基礎。「螢火一號」攜帶的行李中有幾件「重型武器」,包括:光學成像儀,將對火星和「火衛1」進行攝影;磁通門磁強計,用來測量火星上空的磁場強度、太陽輻射強度和高能粒子等;離子探測包,用於探測火星周圍的等離子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