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4日,2009年國家海上搜救桌面演習暨東海搜救演習在浙江寧波—舟山核心港區佛渡水道海域舉行。 中通社
【綜合本報駐浙江實習記者王屹峰及新華社4日電】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搜救演習4日在東海海域拉開帷幕,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及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擔任此次演習的總指揮。演習模擬一艘載着近400人的大型渡輪與一艘運載化學品的船相撞,渡輪之後起火洩漏毒氣。演習有15個部委參與,出動35艘船及3架飛機進行拯救。與以往演習相比,此次搜救演習在參演力量、演習科目、指揮層次和技術保障等方面都將創下中國歷次海上演習之最(詳見附表)。
4日上午9時,隨着指揮船發射3枚紅色信號彈,海上搜救演習在寧波-舟山港的佛渡水道海域正式開始。
演習模擬載有368名旅客和22名船員的客滾船「寧舟」號與散裝化學品船「大港」號在9時許「碰撞」。散化船上50噸苯「洩漏」,4名船員「中毒」。液態苯揮發產生的「有毒氣團」正向陸地「飄移」,「威脅」到當地1.6萬名居民。
「海巡31」任指揮船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接報後,啟動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成立總指揮部,並通知各成員單位啟動應急聯動響應預案,聲勢浩大的「海、陸、空」立體搜救演習迅即展開。
記者在現場看到,海巡艇、專業救助船以及海軍、海警、海關、邊防、漁政、海監等船艇及過往船舶在海面上展開扇形和平行線搜索。中國海事系統噸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海巡31」艇擔任現場指揮船,運用現代化監控設施,跟蹤、監控「遇險」船舶,指揮參演船舶。
不到10分鐘的時間,消防拖輪已靠上「寧舟」輪,穿上救生衣的旅客在船員組織下過駁。大型專業救助船靠近「大港」輪,噴射水霧稀釋「毒氣」。危險化學品處置專家則乘坐快艇登上「大港」輪指導「撲救」。當地政府迅速組織群眾轉移。
9時30分許,「寧舟」輪因電器設備短路突發「火災」,船體前部升起火球濃煙,12名旅客驚慌中「跳海逃生」。演習指揮部立即調動消防船實施滅火,調動直升機和船艇營救落水人員。附近漁船也在統一指揮下展開搜救。2艘消防船噴水施救,火勢逐漸得到控制。參加演習的2架直升機飛臨海面上空投放救生筏,並派出救生員將落水人員吊離水面。海事等部門的多艘營救船艇派出高速救生筏,落水人員爬上救生筏後,用哨音、煙霧等方式發出求救信號,營救船艇立即前往救援。
演習為滬世博作準備
經過1小時的演習,「落水人員」除1人「死亡」外均獲救,「遇險人員」安全撤離,船舶「火災」成功撲滅,「遇險」船隻被拖離航道,「危險源」被成功控制,「中毒船員」被送往醫療船治療,陸上居民已安全撤離。上午10時,2009年國家海上搜救桌面演習暨東海搜救演習勝利結束。
李盛霖表示,與以往演習比較,這次演習呈現出「多部委參與、演習科目內容豐富、指揮層次多和技術保障要求高」的特點。在演習科目、指揮層次和技術保障等方面為歷屆演習之最。
據悉,今次演習的東海水域是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也是海上交通事故頻發之地,更是危化品洩漏事故高危地區。差不多每天都發生海上事故,搜救演習具實際意義。演習也為明年上海舉行的世博會作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