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年均升3千 農民住房也增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80至90年代的「福利公房」。

 從解放後分到的水車棚,到80年代建成的磚房,再到90年代蓋起的3層小樓,住在農村的江蘇人方炎(化名),已經換過3次房。這些房子的價值,也從「不要錢」,變成500元(人民幣,下同),直到最後的20萬元,年均「增值」3千多元。

 方炎回憶,自己小時候住的是泥牆草頂的小土屋。「聽老一輩人說,一開始我們家沒房子,解放後分到一個廢棄的舊水車棚,共有一間半。家裡就在旁邊又用泥壘了一間,才算有了3間房」。

 如今方炎家早就住進了樓房,原來屋後由豬圈「兼任」的茅坑,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每層都有的衛生間,泥地、泥牆也早換成了地板、牆面漆。而且,所有城市裡有的現代化設施如電視、空調、微波爐等,方炎的新家也都有。「我敢說,肯定比城裡住得好。」

 不過,就算在80年代,這些也是方炎難以想像的事。「那時候裝個電燈就稀罕得不得了。電視更別說,每天就是聽廣播起床,再聽着廣播睡覺。」如今方炎早就不聽廣播了,家裡安裝的「村村通」,能收看接近60個頻道的電視節目。

 此外,方炎的家也鋪設了網絡。「我的兒子沒事就上網聊天;我不會聊天,就在網上打牌。」他說。

相關新聞
胡總:提高駕馭民族問題能力 (圖)
參觀共和國成就展 逾千代表感自豪
與時俱進 解決民族問題
中國增軟實力 海外設7文化中心 (圖)
文化部:將設中國動漫集團
文化博覽會開幕 (圖)
胡總4要求 促民族團結
國慶巡遊明登場 展神州60載奮鬥史 (圖)
賈慶林:兩岸關係前景光明 (圖)
240名台胞 抵京參與觀禮
確保絕對安全 京倡民眾少外出 (圖)
國慶日天氣 料陰轉晴 (圖)
八一飛行隊將改裝殲10 (圖)
劉淇:任何失誤都要問責 (圖)
中華60慈善家出爐 港奪5席 台佔1席 (圖)
「汽車狂人」王傳福 以350億成內地首富 (圖)
胡潤榜歷年首富 (圖)
外交部:中朝將簽系列合作文件
世銀行長:中國成世界經濟穩定力量 (圖)
60年最具影響600書揭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