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過去三代擠斗室 如今一家擁數房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70至80年代擁擠的「鴿子籠」。

 今年70多歲的李伯,在上海住了一輩子。從他有記憶起,就跟父母住在上海南浦大橋附近的棚戶區。十幾戶人家住在一個屋簷下,每家面積只有7、8平方米(約合80呎)左右,最多時一家三代6個人同時住在一起。「家裡的桌子、椅子、沙發—都是我的床。」李伯說。

遇上動遷 幸分新房

 對於那段日子,李伯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清晨四五時,倒糞站前擠滿拎着各式各樣的馬桶、痰盂的男女老少。「那時候根本沒有自來水,抽水馬桶就更不知道是什麼了。」李伯還告訴記者一件趣事:「剛搬到新公房時,第一次進屋,我就直奔衛生間,因為終於不用天天倒馬桶了。」

 90年代中期,因為要建造南浦大橋,李伯一家被動遷到現在的浦東,兩室一廳,還有獨用的廚房和廁所。李伯夫婦用當年省下的動遷費及多年的積蓄共20多萬元,買下了這套動遷房。「當我拿到房產證時,真是激動萬分,我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私產房。」

 李伯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已經成家,各自買了商品房。07年,孝順的兒女花了80萬在浦東又給父母買了一套兩居室的商品房。該小區常年綠草如茵,電子監控、智能化安保更是讓兩位老人住的很放心。此外,小區配套設施也很齊全,超市、醫院、孫輩的學校都在1公里之內。

相關新聞
胡總:提高駕馭民族問題能力 (圖)
參觀共和國成就展 逾千代表感自豪
與時俱進 解決民族問題
中國增軟實力 海外設7文化中心 (圖)
文化部:將設中國動漫集團
文化博覽會開幕 (圖)
胡總4要求 促民族團結
國慶巡遊明登場 展神州60載奮鬥史 (圖)
賈慶林:兩岸關係前景光明 (圖)
240名台胞 抵京參與觀禮
確保絕對安全 京倡民眾少外出 (圖)
國慶日天氣 料陰轉晴 (圖)
八一飛行隊將改裝殲10 (圖)
劉淇:任何失誤都要問責 (圖)
中華60慈善家出爐 港奪5席 台佔1席 (圖)
「汽車狂人」王傳福 以350億成內地首富 (圖)
胡潤榜歷年首富 (圖)
外交部:中朝將簽系列合作文件
世銀行長:中國成世界經濟穩定力量 (圖)
60年最具影響600書揭曉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