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水是麗江古城的靈魂,泉水從無數山麓岩石隙縫的泉眼中迸湧而出,形成近四萬平方米的黑龍潭。
深藏在橫斷山脈雪域大江懷抱中的麗江古城,是一個融匯着多民族燦爛文明的邊城,既蘊含着高山莽原的陽剛之氣,冰雪世界的空靈,又流蕩着中原古文明的流風餘韻。這座在納西人手上建成的古城雖有融匯大千、包容百家的氣度,但又卓有個性、獨立不羈。它雖吸收了中原王城的一些文化風度,但又未受「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等中原城建禮制的影響,不照搬古代中原王城的模式。在總體結構上融進了納西人崇尚自然的審美傳統和生活的情調諧趣,使其成為一個自然流暢,人情味濃郁的邊地古城,它在中國的城市文化中,是一個獨具個性特色和魅力的古城。
古城依山就水,不拘一格地建房布街。因此,民居建築群隨地勢層疊起伏,錯落有致,空間疏朗和諧。古城中沒有規矩刻板的道路網,而是結合水系順勢修建道路,街巷縱橫,有柳暗花明,曲徑通幽之妙;在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中又多留出寬闊的街頭空地,不僅可供社區居民茶餘飯後的休憩,又延伸了古城的集市貿易空間。古城既有山城風貌,又有水鄉韻味,結構自由活潑而充滿靈動之氣。
麗江古城是個古樸而融多種風格於一體的建築藝術之苑,納西人歷來有開放親和,樂於與其他民族進行廣泛的文化交流的好傳統,建築上吸收了漢、白、藏等族的技術精粹,形成融多民族建築風格於一體,以中原古老的建築風格為主調的格局,並保留了很多唐宋中原建築風格。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劉敦楨對麗江古城拙中蘊美,樸中見秀的民居建築備極讚美,他說:「麗江附近建築,已完全漢化,但較昆明、大理,保存古法較多,且詳部手法極富變化。」「(雲南)省內中流住宅,以麗江縣附近者,最為美觀而富變化。」他又說:「我國將來之住宅建築,苟欲其式樣結構,猶保存其傳統之風格,並使之發皇恢廓,適應時代之新需求,則麗江民居,不失為重要參考資料之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