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母女情深的楊婆婆與女兒淚花盈盈。
與大多數老人一樣,已到耄耋之年的楊婆婆仍然堅持「養兒防老」的觀念,她至今無法接受住進養老院的現實。最初入院時,兒子每次探訪時,楊婆婆都哭著要回家住,每次社工和家人要多番勸阻才能令老人平靜下來。
楊婆婆的兒子李先生說,每次都不忍心母親如此難過,非常想接其回家,但現實中諸多制約,不得不將母親送入頤康院。李先生遇到的問題,也是香港普羅大眾的共同難題:一般工薪階層較少擔負得起大房子三代同住,子女成家後都要與長輩分開住。楊婆婆的5個女兒均已出嫁,工作忙碌;小兒子在深圳機場工作,經常周圍奔波,根本無法照顧母親;大兒子家住粉嶺,離楊婆婆在香港的公屋有3個鐘頭的車程,也不方便照看。
曾聘家傭 無護理常識
老人的護理是更加現實的問題。李先生表示,母親之前因跌倒受傷,曾請過工人,但工人缺乏護理常識經常延誤病情。醫生建議需要到專門的看護中心以防萬一。「香港生活節奏快,搵食艱難,平時下班後難免會有情緒上的壓力要釋放。老人心思敏感,較容易受到子女情緒的影響,心情亦會不好。」他說,「可惜到目前為止,母親尚未能接受住在院舍的事實,只要有多人來看望,就想回家。今後會盡量多點上來看她,等她心情平和後,春節打算接她回香港過節。」
耄耋遭遺棄 身份陷窘境
對於祖籍深圳龍崗的黃婆婆,團圓夜帶來的是傷心的回憶。黃婆婆今年95歲,2006年起入住深圳鹽田福利中心。上世紀80年代,她的兒子移民香港,為了想在香港申請到更大面積的房屋,單方面將黃老太帶到香港轉成港人身份。滿心歡喜的黃婆婆以為可以享兒孫福,誰知在香港居住1年後被兒子趕回了深圳,至今再也沒相見了。
因為黃婆婆已是港人身份,因而入住福利中心不僅得不到深圳市政府的養老補助,還得自己另外掏錢買單,所以經濟方面比較窘迫。幸好黃婆婆夫家的子女、孫兒都非常孝順,輪流承擔起了她的護理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