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早年大批香港失竊名車在內地被尋回。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鄭海龍、實習記者謝習盈、通訊員彭海紅、黃燭、吳維深圳2日電
隨著內地經濟迅速發展,大批富裕人士對進口汽車需求甚殷,深港不法之徒看準這個龐大市場,利用貿易公司和汽車維修公司作掩護,從香港走私大量豪華汽車到內地,並提供改裝、套牌等一條龍服務牟利。深圳海關今日公布,經過近1年的縝密部署,偵破了近年來最大宗豪華汽車走私案,抓獲23名涉案人員,包括5名港人,徹底瓦解了廣東地區4個職業化汽車走私集團,初步查明涉嫌走私汽車超過700輛,案值超5億元人民幣。據透露,這些走私車輛主要來自香港多家車行。
08年10月18日,來往港澳船舶「惠港通18」從香港裝載38個申報為廢塑料的45呎貨櫃運抵惠州港碼頭。海關人員查驗時,發現貨櫃5呎處被木板隔斷,裡面夾藏有奔馳(港名平治)、寶馬等走私車輛。經徹查,該船申報進口的38個貨櫃廢塑料中34個貨櫃單貨不符,分別夾藏有奔馳、寶馬、大眾(港名福士)途銳、保時捷卡宴、雷克薩斯(港名凌治)、凱迪拉克、豐田、陸虎等品牌汽車108輛,其中切割汽車36輛 ,廢舊蓄電池、舊電腦等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479.066噸,及日本產明治牌奶粉1.62噸。經計核,僅現場查扣的走私貨物的案值已達5,000萬元,逃稅額達1,554.25萬元。
案發後,緝私警察對涉及該批貨物的船務公司、報關公司、經營單位、收貨單位開展調查,發現與該批貨物相關的單證內容全部是虛假偽造的,該公司的工商註冊登記地址也是虛假地址。經查後,這宗龐大的走私案是由「惠州港譚×集團」、「東莞李氏兄弟集團」和「香港秦×集團」等相互勾結所為。
以貿易公司名義作掩護
其中,「香港秦×集團」以香港×貿易公司為掩護,負責在香港承攬走私汽車、固體廢物等業務,並安排在香港裝櫃、偽裝夾藏和聯繫碼頭。以譚×、劉×為首的「惠州港譚×集團」原在惠州市大亞灣註冊成立貿易有限公司,經營廢塑料代理進口業務。但譚、劉2人嗜賭成性,在澳門欠下巨額賭債,嫌經營廢塑料代理業務利潤微薄,於是以貿易公司為掩護,參與走私汽車牟取暴利。他們負責安排船隻運輸、製作虛假艙單、購買批文、在惠州港碼頭偽報通關和安排內地送貨。
而李×明、李×平為首的「東莞李氏兄弟集團」亦以東莞黃江某汽修廠為掩護,負責在香港訂車、東莞接車、篡改車架號、發動機號、非法套牌和內地倒賣走私車輛。
檢700走私車 多來自港車行
10月18日的走私行動被搗破後,經擴線偵查,深圳海關查明李氏兄弟集團、李×順集團等多個廣東地區職業化走私汽車團伙將境外二手高檔汽車走私入境,在東莞黃江、廣州等地鑿改車架號碼和套牌後,販賣到全國各地,涉嫌走私汽車超過700架,案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而走私汽車大都來源於香港多家車行。今年2月10日,海關緝私部門將香港×車行老闆莫×和陳×拘捕歸案。
3月5日,專案組追逃組分別在廣州、東莞兩地將內地買家東莞經營汽車修理廠的李氏兄弟拘捕歸案。5月11日,追逃小組又在東莞市樟木頭火車站拘捕案中1號主犯大亞灣某貿易公司實際負責人譚×。
隨後,涉及該案的嫌疑人紛紛落網。經審訊,譚×、李×明等犯罪嫌疑人最終認罪,分別交代了參與走私汽車的犯罪事實。專案組先後在惠州、東莞、陽江、廣州、青島等地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18人。案中的其中12名疑犯,包括2名港人已於10月26日移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