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家之言:倒數之殤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28]     我要評論

阿 修

 舊時度聖誕,城裡人不多,或三五成群看燈飾,或湊熱鬧唱聖詩,你說老套也好,悶蛋也好,尚且與節日有半點關係。不知從何時開始,問人聖誕到哪裡消磨時間,多了一個答案:去倒數!語未畢,對方已一頭栽進悶焗的人群中。

 倒數早已在香港人心裡深深扎根,然而它並非土產,翻查一下資料,原來又是舶來之物。一九二九年德國科幻電影《Woman in the Moon》中的火箭升空倒數,是西方世界公認以為倒數概念之先,後來更成為現實中火箭升空的必然步驟。

 及後每逢節日慶典,特別是除夕時分,人們習慣往城市的地標湧去,把街頭擠得死死,然後對着頭上的大型計時器舞拳高亢,好像不叫得大聲用力一點,時鐘就不會向前走。

 倒數這回事,總有點與東方格格不入,傳統曆法的天干地支,彷彿是一個循環,走完了,一切又重頭開始,但西方的曆法,卻是一直累進,倒數在這種思維模式中,好比舊的可以拋諸腦後,只需向前迎接新的到來。

 今時今日幾乎什麼事情,都要我等搖旗吶喊,向前邁步。除歲平安夜倒數不在話下,運動會開幕要倒數,組織周年慶典也要倒數。的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新的一定比舊的好嗎?比如說,來年的新星能取代今年老去的嗎?來年新種植的樹可以彌補今年倒下的嗎?來年的新男/女朋友優於今年甩掉的嗎?人們追求更多倒數機會,只因沉醉於更替的理想圖景,卻不去珍惜擁有的,或審視現存的污點,希望可以一筆勾銷。

 這些話不中聽,但不要緊,因為歡呼聲往往能掩蓋一切,好讓大家在倒數的盡頭有藉口擁吻。

(「一網打盡」作者楊振耀續稿未到,阿修權充替工一天)

相關新聞
按圖索驥 把握香港文化脈搏 (圖)
西九文娛區 繪製香港文化大藍圖 (圖)
火炭、牛棚 創意藝術村培育文化部落 (圖)
藍屋 關注社區文化 (圖)
北九龍裁判法院向國際藝術設計進軍 (圖)
李小龍故居博物館另類的文化遺蹤 (圖)
香港、獅城 文化硬件比拚 (圖)
下期預告:
唐立淇星座書可不是亂寫的 (圖)
書評:大地鐵錚錚的文人風骨 (圖)
書介‧中西醫五臟比較研究 (圖)
書介‧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 (圖)
書介‧豐臣公主 (圖)
書介‧美的感動:19條建築之旅 (圖)
書介‧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 (圖)
送書印花
徵稿啟事
百家廊:過去很久,卻又剛剛發生 (圖)
翠袖乾坤:貪之過
一家之言:倒數之殤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