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去年內地總共有60個城市的賣地收入增長超過一倍,其中,杭州、上海、北京位居前三位。圖為北京一處新建樓盤。 法新社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周逸6日電】隨着內地多個城市「地王」不斷刷新成交紀錄,有關賣地收入亦隨着水漲船高。記者6日從中國指數研究院獲悉,2009年內地總共有60個城市的賣地收入增長較上一年超過一倍,其中,杭州、上海、北京位居前三位,緊隨其後的分別是廣州、天津、重慶、成都和寧波。
從具體收入看,杭州年末「發力」,賣地收益一舉超越上海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2008年相比翻了驚人的4倍。而上海是第一個土地收益超過千億的城市,以1,043億的成交額實現年土地收入翻番。北京則在今年收入928億元,增幅超過84%。報告還顯示,排在前20位的城市土地出讓總金額高達8,019億元,同比增加1.6倍。
批地價格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交易市場上最為活躍的力量,由民營企業變成了大型國有企業。分析人士稱,品牌開發企業和大型國有開發企業有着更加寬鬆的融資渠道,令優質高價地的爭奪變成國企盛宴,推高了地價。
從數據上看,瘋狂的2009年土地市場活躍程度甚至超越了地價飆升的2007年,總價、均價都創新高。
比較09年和07年兩年「地王」的各項數據後,記者發現,09年成交總價排名前十位的住宅用地平均成交金額為75.76億元,而07年則為51.93億元,上漲幅度為45.89%;09年樓面地價排名前十的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地價為每平方米26,365元,而07年僅為每平方米16,234元,上漲幅度高達62.4%。
「雞肋」地皮遭搶購
2009年內地土地交易市場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地王」集中於一線城市,而2007年則多為二線城市出「地王」。京滬等一線城市佔了2009年總價「地王」前10位中的7宗,而在2007年,京滬兩地僅出現2宗總價「地王」,其餘地王都出現在二線城市。
此外,隨着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持續高溫,2008年流標的一批土地也被迅速「消化」。在2009年,原本無人問津的土地甚至出現了哄搶局面,被搶購一空不說,成交價也呈現大幅攀升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