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大宗哲系通識科及倫理學文學碩士課程副主任關哲文稱,報讀有關課程人士以老師為主,有部分人則從事傳媒或翻譯等工作。浸大提供圖片
——新制落實教師培訓需求減 有「廿四孝」家長為子女報讀
【本報訊】(記者 歐陽杏櫻) 通識教育科在新高中學制首次成為必修科,近幾年,多所院校都瞄準「通識」的發展推出相關自資碩士課程,一度吸引大量中學教師蜂擁報讀。但隨新學制已落實半年,老師逐步接受培訓,需求大減下令入讀人數急跌,多個課程的學生都較高峰期大減一半或以上;另一方面,不少老師也質疑課程只教授基礎知識,對掌握通識科教學法無甚幫助(見另稿)。面對困境,有大學準備改革課程內容,希望擴大生源及轉型,能於老師以外吸納更多出版、傳媒等不同界別人士,亦有大學取錄多名「廿四孝」家長,出錢出力讀通識只為助子女應對這個全新學科。
高峰期科大錄250人 今只70人
科大是全港最早開辦通識碩士課程的院校,其通識教育文學碩士於04/05學年已推出。課程主管易靄儀稱,當時有達500人報讀學額供不應求只取錄約250人,隨後幾年報讀人數亦維持約150至200人,至上學年,校方希望改行小班授課,進一步將學額縮減至約70人。她表示,早年不少學員也是因被校長委任當通識科主任而必須進修,近年則越來越多原教其他科目的老師希望轉型而報讀。
為切合報讀者需要,該課程在收集校友意見後,將於下學年改革,包括增設公共衛生、個人成長等內容,及加強研究方法的教學。易靄儀指,今學年課程中已發現有2至3名在職家長入讀,希望藉內容改革將收生對象進一步擴闊,不再限於教師,而能吸引其他對通識教育有興趣人士如社工、出版界以至記者等。
公大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通識研究社會科學碩士課程主任鄺志良表示,與4、5年前開辦初期有60至70人入讀相比,課程每年平均入讀人數減至約30人,當中6至7成人為前線教師。他稱由於不少學校考慮於通識科採分組教學,需要更多受訓的老師或助教任教,預計未來1、2年收生較穩定。
家長親上馬 揭通識科資訊少
鄺志良又指,今學年該課程取錄多名初中生家長,表明要「未雨綢繆」深入認識高中通識科,以指導將升讀新高中的子女,花錢花神花時間親自進修亦在所不惜。他表示,有關家長均是在職且學歷甚高,個別更已有2個學位及專業資歷,坦言對此感意外,更形容有關進修動機「聞所未聞」,「那亦反映教育局及學校向家長提供的資訊不足,他們對通識科了解不多,為安全計,只得入讀通識課程知多一點。」
公大教育碩士(通識教育)課程負責人、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馮施鈺珩則坦言,該課程今學年報讀人數並不理想。她指由於教育局已有為老師提供相關培訓,只有決心增值及深感興趣的教師才會報讀通識碩士。
報讀如執藥 首選「字眼符指引」
由於市面上通識碩士課程繁多,令老師選報時更為揀擇。有課程負責人形容,老師選報時會像「執藥」一樣,對比課程內容與教育局的通識科指引內容所用的字眼,如「自我與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等6大單元名稱及「獨立專題研習」部分等是否完全吻合,才會放心報讀;所以院校在設定課程的科目名稱時也要考慮有關因素,以增加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