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曾經在倫敦唐人街的中文學校教書,學生是英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子女,年齡約十六、七歲,讀的卻是香港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
海外華人用心良苦,擔憂下一代忘記自己的傳統文化;每個周末,他們威逼利誘子女,送來中文學校上課。可惜,這些課本內容沉悶,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年齡完全脫節,引不起學生的興趣。他們上課時表情麻木,渴望放學鐘聲快快打響,好向校門外苦候的父母交差。
香港九七回歸前,英國華僑子弟的中文課本由港府駐英辦事處提供。小六其中一章課文講述,兄妹跟爸媽去長洲旅行,手牽手,很聽話,欣賞沿途風光。
無論我如何努力地向學生解釋課文內容,他們無動於衷。
那天剛好是農曆正月元宵節,突然間記起了歐陽修的《生查子》。我問學生,「今天是中國的情人節,你們晚上有約會嗎?」眼前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立刻有反應,臉上露出了光彩。我對他們說,中國古代情人節的浪漫,不下於現代的西方社會。
我把中文課本扔在一旁,將《生查子》全文抄錄在黑板上:「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長得比我還高大的鄧薇當時舉手發言說,花燈和明月照耀下,女孩子一定更漂亮,作者應該描述多一點。她的建議引起了討論,課室一下子熱鬧起來。
男孩子則對「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這一句感到懷疑。「為什麼不見人就哭了?」他們生長在流行「一夜情」的文化裡,當然不相信中國詩人的感情如此豐富。
事隔多年,在灣仔重遇回港發展的鄧薇。她一直難忘那年元宵節的一課,讓她愛上了中國文化;英國會考中文科得到A級。「要不然,我怎敢回香港工作?」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