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廈門發展重心外移,為境內外投資商創造了新的空間與機遇。
「從地理位置上看,西亭是即將奠基的集美新城的核心,隨着新城建設的推進,我相信西亭將越來越美麗。」春節過後,西亭村村民陳育平看着繁忙的集美區杏林灣片區建設工地,話語裡滿是憧憬。
集美新城5年基本建成
在廈門島外四大新城中,集美新城建設率先啟動,首批動工的包括科技園、體育公園、廈門市水上運動中心等8個項目。根據規劃,集美新城核心區建設的目標已經確定,即今年拉開主要基礎設施建設的框架,2年形成規模,3年核心區輪廓成形,5年基本建成。隨着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相繼通車,廈門(新)站、杏林灣營運中心等重大項目的建成,規劃總用地面積44.2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將迅速崛起成為一個集商務、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生態旅遊為一體的「環灣生態型」新城區。
廈門市國土房產局副巡視員、杏林灣總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吳志堅,來此已三個年頭。他在現場欣喜地告訴記者,即將奠基的集美新城,僅以市政配套而言,面積6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核心區,將斥資5億多元,建設「三縱三橫主幹網及共同管溝」,水、電、通信等管網納入共同管溝。這一舉措,不僅在福建省領先,全國也很少見。
功能定位「分合」並序
根據此前的充分調研論證,廈門島外4個新城區絕非簡單重複建設,而是在功能定位上有顯著「分」與「合」。其中,海滄區重點依托港口和產業基礎,加快建設大港口,培育大產業、大物流;同安區重點依托海灣、生態及空間優勢,把環東海域打造為城市的新增長極;翔安區則重點依托海底隧道貫通後形成的優勢,建設與廈門本島媲美的現代新城。
緊隨集美新城,翔安新城將是第2個啟動建設的島外新城。最新統計顯示,翔安區1月份GDP同比增長近6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增47.6%。日前中國農業銀行廈門分行與翔安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承諾未來4年內將向翔安提供不少於100億元的意向性信用額度,重點支持翔安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民生保障項目、政府投融資平台以及高新技術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翔安新城建設夯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