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Dimsum(點心)是中西文化交匯後而產生的文字產品。資料圖片
曾淑貞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西點」是dessert,來自古法文desservir,指to clear the table和to serve,也就是在飽吃主菜main course後壓軸登場的精緻甜美的小食。西式甜點常見的pudding、fruit platter及ice cream等都叫人期待。
「點心」的解釋則很多。內地的《現代漢語詞典》說是「糕餅之類的食品」;台灣的《重編國語辭典》還有「泛指小吃為點心,以別於正餐而言」的解釋。身為香港人,我們口中的「點心」往往是叉燒包、蝦餃、燒賣、腸粉之類的茶樓小吃。看來,在香港飲茶文化中,點心可以是dessert,也可以是main course。
當「西點」遇上「點心」,又會是怎樣一種光景?
Fusion Dessert 匯萃瑰寶
最先出現的應該是fusion dessert。Cinnamon-sugar coated banana spring rolls with ice cream and blueberries(糖衣肉桂香蕉春卷配雪糕和藍莓)是我嚐過最好吃的fusion dessert。東西文化匯萃向來都產生瑰寶,像當年的絲路文化。英文的dimsum(點心)、cha chaan teng(茶餐廳)、yumcha(飲茶)及wok(鑊)等,都是中西文化交匯後而迸發出來的文字產品。
中西狗兒 各分好壞
「比較」也是「西點」遇上「點心」後出現的現象。在往後這個專欄中,本院英文科導師嘗試比較東西文化一些有趣的語言現象,從而更了解兩種語言的差異。就以「狗」為例。中文裡,人們常用狗來罵人,如狼心狗肺、走狗、狐朋狗黨等;但在英文中,狗卻是褒義詞,如a lucky dog(幸運兒)和an old dog(經驗豐富的老手)。
多面了解英文 觀察蘊含意識
「西點」遇上「點心」也可能帶來衝擊、批判和改變。有人會問:「香港人愛吃西點算是後殖民地主義現象嗎?我們要不要把hightea『點心化』?」當然,a name is just a name,但若有人把文字看成是conventional truth時,「西點」和「點心」在文化歷史層面上就有自己的獨特位置。如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我們要留意英漢語言不同的文化因素,了解各自的文化內涵;唯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了解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我們甚至可觀察語言和權力所蘊含的意識問題,如說把主持會議的女性稱為chairman,是否帶有歧視成分?
這個專欄的名稱是「西點.點心」,也可直接唸作「西點點點心」(xi dian dian dian xin),頗有迴環的韻味,可以象徵香港的東西文化相對復相和。Apple的創始者Steve Jobs曾說:"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身為英文老師,我們都深信語言的美麗和玄妙正是來自那些dots─那賦予語言各種不同意義的一點又一點。我們希望讓大家多吃點「文字點心」,從而多點想想文字與文字外那廣闊無限的世界聯繫。
「西點.點心」正是要透過有趣的語文現象和知識,跟你一起探討如何把英文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