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研並重 縱向傳承知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5-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大學學術研究十分重要。

 本港和很多亞洲地區,大部分大學都標榜自己是「研究型」或「教學型」。但賀慕敦解釋,這種分類對大學長遠發展並無幫助。「大學的建立與存在,就是為了解決全球人類問題。我們一直主張高等教育機構要教研合一,但很多地方的大學都刻意把兩者分開。有些大學本身條件不錯,但卻走得不遠,是因為缺乏動力。院校生態和教育質素,最終會弄至不完整。」

 當老師只專注教學,經過一段時間便會失去追求知識的動力,更會影響教育質素。「若老師經常有新鮮好東西與學生分享,便可不斷刺激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老師也能從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斷提取新元素放入課程中。這就是由上至下的知識傳送過程。」他表示,眼見很多歐洲大學的研究能力很高,只是未能和教學配合,覺得有點可惜。

 「當然,老師也不能處理所有東西。牛津特色便是擁有強勁的導師團隊,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導修課。」他表示,牛津着重導修課,學生每科需每星期花兩小時,接受導師「一對一」指導。「學生每次都要準備大量論文和書目,因為班房沒有其它同學,導師會不斷追問學生的學習進度,並沒有其他組員可分擔壓力和分散導師注意力。很多人害怕這種制度,但世界級學者就是由此生成。」校長指,牛津研究質素高,就是因為學生在本科生時代,已開始經歷嚴格教導和貼心的指導。「我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挑戰老師,批評和質疑老師的觀點!因為,高等教育不是中學,學生必須有獨立思考、分析和批判能力。我們的本科生入學時只有廿多歲,但已有能力與老師爭辯,挑戰老師觀點並提出尖銳問題。」他表示,這除了能增加學生的信心,對他們畢業後工作也十分有利。而老師方面,也迫使他們小心備課和追求卓越,不斷思考和準備提出新論點。

財政營運也要全球第一

 「我分享了很多牛津成功的因素,但大家不要忽略財政營運的重要性。因為世界一流大學,也要有全球第一的財政營運方略。」賀慕敦表示,二戰後各國政府財政緊張,很多金錢都投放在社會重建和經濟發展。「局勢和政治的變化,都威脅着大學的財政狀況。如果沒有充足的財政支持,我們亦有志難成。」他強調,在大學財政穩定時物色合作伙伴是十分重要的。

 「牛津歷史悠久,多年來培育了不少政經界名人。若大學要可持續發展,必須有穩定的資助。我們一直小心經營,在人才上建立良好團隊,學術上把學生的基礎打好,財政上有穩定的基金和校友支持。再抱着積極樂觀的願景,未來必定能成功。」

相關新聞
牛津大學校長承傳心法 (圖)
一流大學 人才放首位 (圖)
教研並重 縱向傳承知識 (圖)
後起之秀 承接中國熱 (圖)
學術與職業發展並重 (圖)
牛津大學名人輩出 (圖)
每道菜,都是一個民俗史 (圖)
書評:大城角逐越千年 新時代考驗香港 (圖)
書介:記得 (圖)
書介:搶攻3億中國富豪 (圖)
書介‧杜拉拉3: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 (圖)
書介:梅花與宮闈佳麗 (圖)
書介‧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演藝明星叱咤政壇 (圖)
一網打盡:資金大洪水
翠袖乾坤:噪音都市
琴台客聚:世間有幾人?
杜亦有道:多謝捧場
思旋天地:做好本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