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科大校長陳繁昌
科大校長陳繁昌表示,很榮幸能與牛津互相學習。「我們很同意賀慕敦提出的發展方略,這些方法實在值得其它院校學習。香港的大學雖然相對歷史較短,但亦有不少優勢。可能數百年後,也有機會追貼牛津。」過去,歐美大學一直是全球學者心儀的高等學府。但近年,亞洲的文化特質和經濟起飛,吸引了不少歐美學者和年輕人的注視。「全球化來臨,扭轉了傳統高等教育的結構和系統。隨着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香港的大學也能受惠。」
交通和資訊發達,讓全球的學者和知識都不斷流動。歐美國家對亞洲有興趣,願意過來投身學習和生活,對科大這類「後起之秀」十分有利。「牛津有數百年歷史,而科大約只有廿年,這簡直是祖父和小孩的對比。但我們經歷這二十年的努力,也發現了我們很多獨特優勢。」陳繁昌表示,大學國際排名與牛津仍有距離,但個別學科也不比對方輸蝕。
「我們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最近便取得全球第三佳績。未來,將吸引全球更多公司經驗豐富的管理階層來就讀。」他表示,香港本土大學要取得較高的國際排名,就好像要奪取足球世界杯一樣艱難。「我們雖然着重科學研究和教育,但商業學院卻不斷取得驕人成就。這正反映,大學發展多元化教研項目十分重要。
「牛津的導修課十分出名,但香港本土大學的情況迥然不同,不能照搬。」陳繁昌指,本港大學必須認清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本港很少大學能提供資源推行『一對一』的導修課。我們根本負擔不起這些金錢和資源。但香港部分大學的運作模式,也可以走教研並重的發展道路。科大有很強的研究文化,這吸引了很多學者和學生來就讀。我們也有導修小組,雖然制度有點不同,但師生也能有不同程度的互動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