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文藝的源頭活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16]     我要評論

彥 火

 喜歡朱熹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晦庵這首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我覺得既是哲理詩,應有更開闊的涵義。對於文藝家而言,「源頭活水」就不一定是讀書窮理,可是,那又是什麼呢?最近有一批海內外藝術家組織了天趣藝術會,我不禁腦海一亮,文藝的源頭活水,不正是「天趣」嗎?!

 什麼是天趣呢?按照天趣藝術家們的說法是:「藝術家用靈魂與天地人間融合鑄造出永恆的藝術品,藝術品收藏體現虓平P人生的境界」。這一旨意,我聯想到第一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情思滿江山,天地入沉吟」。前者是藝術的天趣,後者是文學的天趣。

 我近年致力於旅遊文學的推廣,策劃了一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徵文獎,還與中文大學舉辦了二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研討會。後者的主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從第一屆研討會的「情思滿江山,天地入沉吟」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允稱文學的二個境界。

 《文心雕龍》曾提到「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文人感染到山水的靈氣和美致,起了移情作用,把無情的景物有情化,正合了袁枚所說「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

 中國古代的山水小品,更有天籟之音之稱,所謂「天籟之音」,即天趣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則屬於學識的境界,經過學術研究得出的結論。至於人們意識的第三種境界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真知的境界。

 山水小品與山水畫的旨趣相一致,有筆墨簡約而旨意無窮的神韻派——即繪畫中「計白當黑」的寫意派,有文筆新巧、直抒性情的靈思之作,跡近繪畫的抽象派。此外,還有章法嚴謹、文筆細膩入微的寫實派,與繪畫的工筆若合節拍。

 有道美是「人化的自然」或「自然人化」,也就是跡近古人的「天人合一」觀。「天人合一」是文學藝術的極致。

 內地女作家應紅遠道跑到中國極北的森林地帶,為的是「感受那片森林」和「人與大自然的那種親密和諧」。近年,法國華裔畫家林鳴崗特地跑到香港和中國內地,去描繪大都市背後的景物,也是尋找自然的天籟……

 人們在觀賞大自然的山水,產生了形象美、色彩美、質感美。山水派的文學藝術正是表達人類這種通感。

 大自然幽與深、幽與靜往往與人們的心態息息相關,正所謂「曲徑通幽」、「鳥鳴山更幽」。曠遠指視域開闊,可極目天際,使人心曠神怡;曠景主要分布於平原、丘陵地區,包括大江、大湖、大海等,「孤帆遠影碧空盡」是大江之曠,「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大湖之曠。曠景給人以廣大無邊、奔騰豪放、心胸坦蕩之美感。

 當下商業社會,以一隻無遠弗屆的巨手,刻意把人與自然與文化割斷開來,天趣的藝術家們正是呼喚大自然、回歸自然,刻意要把人們受到重創的「天人合一」觀——藝術心靈加以癒合。我們不禁要為這一群生氣勃勃的生態藝術家們鼓掌,因為他們為我們的心靈開啟一片藍色天空。

相關新聞
百家廊:故鄉進入「懷念期」 (2010-06-16) (圖)
翠袖乾坤:楊千嬅被丁子高秘笈降伏 (2010-06-16)
娛視觀:「價差」大乃罪惡之源 (2010-06-16)
琴台客聚:文藝的源頭活水 (2010-06-16)
杜亦有道:無限可惜 (2010-06-16)
隨想國:氣 (2010-06-16)
路地觀察:圓夢足球 (2010-06-16)
百家廊:重慶的「表情」 (2010-06-15)
翠袖乾坤:輕視品牌太可惜 (2010-06-15)
海闊天空:模範夫妻無煩分手 (2010-06-15)
琴台客聚:查大俠戲耍大理國 (2010-06-15) (圖)
生活語絲:報紙太大疊 (2010-06-15)
思旋天地:穩定壓倒一切 (2010-06-15)
詩幻留形:到北京參加研討會 (2010-06-15)
百家廊: 芻議高考作文 (2010-06-14) (圖)
翠袖乾坤:他朝君體也相同 (2010-06-14)
跳出框框:「波,係圓鵅C」 (2010-06-14)
琴台客聚:從扮醫生到露械 (2010-06-14)
杜亦有道:紓緩神經 (2010-06-14)
思旋天地:痛悼李東海 (2010-06-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