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學知識轉移系列:城大年投200萬 推「I2R」創三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本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任智鵬)大學是創造及傳承知識的地方,若要以學術成果為社會更直接帶來益處,當中的「轉換」工夫絕不可少。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黃漢儀(小圖)指,學術科研與工商產業的運作,就像懸崖的兩邊,中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所以該校的知識轉移策略,焦點亦集中於懸崖間的「搭橋」工作:包括每年投放200萬元推出「I2R(從創意到產品)」計劃,資助產品原型(Prototype)製作,及為廠家提供針對性的產品開發顧問工作。該校又透過專利授權,協助學生以大學的科研技術成功創業及獲聘,創造大學、業界及畢業生前景的「三贏」。

 黃漢儀接受本報專訪時稱,大學科研多集中在開發新技術,通常學術性較重,難以即時化作產品,但本港工商業界以中小企為主,沒有強勁的研發隊伍,即使得到大學的新技術,卻往往得物無所用,為知識轉移帶來重大阻礙。他比喻說:「業界獲得大學的技術,就如在地下找到石油,有用卻不能即時使用,如何將原油提煉成汽油,是其中最重要的過程。」

連串措施「搭橋」 越「技術懸崖」

 面對如此一道「技術懸崖」,黃漢儀指,當中的「搭橋」工作正是關鍵,城大積極推行了一連串措施,其中包括與應用科技研究院結成合作伙伴,為中小企提供支援,將不同的新技術「提煉」至產品開發層面。另方面,城大亦會接受廠家直接委託,針對性將一些科研成果進行產品開發,例如以新的數碼傳輸技術為基礎,製成數碼電視及影音儀器等。

料每年可資助6至10項目

 教資會今學年起為大學提供知識轉移的專有撥款,城大每年可獲約650萬元。黃漢儀稱,該校以其中200萬元設立「I2R」計劃,鼓勵校內師生將意念轉化為實質的成果,料每年可資助6至10個項目,每項最多撥款40萬元。有關資助讓師生填補技術上的空隙,以科研成果製作成產品原型,並作為樣本向外推廣,或尋求資金作進一步商業發展。他指校方更會接觸教授及學生,主動發掘具商機的的技術及意念,以加強計劃成效。

 除大學及業界外,城大亦致力讓學生成為知識轉移的受惠者。黃漢儀表示,大學每年成功為約30個新技術申請專利,近年屢次藉以助畢業生成功就業,「連人帶技術」推廣至社會,帶來「三贏」局面,「例如今年便有畢業生以我們的『轉基因魚』項目創業(見另稿);過往亦有中小型公司想要大學的一個電子通訊專利,但擔心不太懂有關技術,我們便將有份開發技術的研究生『轉移』去該公司,既助公司發展,又為學生開拓就業前景。」

相關新聞
豫客遊港拒購物 被棄穗機場 (圖)
強迫購物 今年投訴增65%
合同無列購物 旅客索償有望
收客先估財力 團友歎被明宰
團費報價割喉 導遊變導購
內地網民旅遊地 港跌至第三
前租戶水費單 水署寄足5個月 (圖)
10大最多投訴政府部門/公營機構 (圖)
申訴專員公署接獲的查詢、投訴及調查個案 (圖)
會所食肆不須牌 仍被巡查40次
短期合約工離職 滲水四月無人理
八達通防洩私隱 10月起新卡無ID (圖)
申生果金被拒 老翁求司法覆核 (圖)
建骨灰龕場 研區內居民優先用
雪糕電單車 下月料申改裝牌
葉劉淑儀促港鐵 撤鋼線灣卸泥口 (圖)
天炙治哮喘見效
阻撓政改公社5丑民望大跌 (圖)
特首否認壓最低工資
空穴有風:慎處副局政助檢討 免釀風波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