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新認識美孚新h 了解香港中產階層歷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8-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思考香港歷史系列(五)

 時常聽到「香港人是過客、香港是跳板」之類的說法,歷史學者Edward Stokes就曾說過:「從19世紀至戰後初期,香港人的過客心態強烈,誰也沒有歸屬感。香港人一方面渴望安定,另一方面害怕落地生根。焦慮的父母和迷惘的下一代,無時不想遠走他方或另尋生路,是當時的普遍心態。」(《逝影留跡--香港1946-1947》,2005年)到了今天,當我們回看香港的歷史,這種「過客論」固然有其原因,但時移世易,香港人還是過客嗎?香港這片土地仍只是被借來的港口嗎?或許,是我們以為上一代沒有根,這一代也沒有根。但我們這幾代都是真的一直成長於這片小土地,心理上的「不安穩」並不能完全抹煞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在這裡生活繁衍,根本就是土生土長。 ■文:曾家輝

 因此,筆者希望借用「重新發掘」美孚新h,以說明就在大家身旁的事物,原來也有反映歷史的作用—位於九龍荔枝角的美孚新h,其實是香港第一個私人屋苑,今日仍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屋苑,不妨以它為切入點,來回顧香港中產階層歷史。

美孚新h的歷史

 可能不少人都知道美孚新h原本是美孚石油企業 (Mobil Oil Corp)的儲油庫。在1965年,美孚石油企業提出發展全港首個綜合現代社區生活(Comprehensive Modern Community Living)為概念的建設實驗,計劃遷拆儲油庫,興建全世界最大型由私人融資發展的多層式住宅─美孚新h。1965年宣佈興建,1968年首批居民便遷入,1978年完工,是一個始建於60年代中後期,成於70年代的大型私人屋h,見證70年代的香港。因此,若以香港歷史的角度,重新看美孚新h的過去,也能窺出香港在70年代的社會歷史變化。

 發展商成立了美孚企業有限公司(Mei Foo Investments Ltd)負責項目規劃及營造等事宜,又聘請王董則樓負責項目發展,而認可建築師就是現任王董集團名譽主席的王顯麒,由新昌營造負責興建。全h共分為8期興建,總建築期長達10 年。

 大家今天來到美孚新h,雖或知道前身是美孚油庫,但未必知建有4座油庫的17公頃土地,其實是在1921年時填海得來。除了油庫,美孚新h的前身原來還包括了香港商業廣播電台及香港汽水廠,可惜除了舊地圖以外,已很難再找到其他痕跡了。而今天還可以找到所謂古蹟,或許就是h內兩尊19世紀的「美孚古炮」了。

內外規劃創先河

 自戰後及中國解放,香港人口急升,據統計處的資料,由戰後不足100萬,25年間增加至接近400萬人,市區更有人滿之患,人口密度最高達每公頃24,700人。同時,社會及經濟水平的上升,也令當時部分香港人希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這就是美孚新h所處的大環境了。

 據統計處197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美孚住宅人口7,837人,而當時香港總人口是3,936,630人,家庭入息中位數是每月$1,500至$1,999,是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2倍以上,因為全港數字只是每月$708,擁有預科或大學程度的人達14%。

 重看美孚新h的設計,第一期提供了43,500平方英尺的平台開放空間,又有花園平台設計,直達各主要出口,令人車道分隔,而且每期的平台都會採用不同的主題設計,設置藝術噴泉,馬賽克畫,庭園花卉,綠化園境等,這也是本港大型住宅樓盤設計的先河,其中首期的平台噴泉壁畫原來是意大利藝術家Antonio Cadaei的作品。

 根據資料,美孚新h八期的平台上各有一景,合稱為「美孚八景」,即一期的美新園、二期的豐年台、三期的九如台、四期的飛馬廣場、五期的寶鼎台、六期的雅翠園、七期的萬事達廣場及八期的八德園。

 作為香港首個私人屋苑,美孚新h更是香港首個擁有大型商場、學校及其他社區設施的屋苑,包括了多達40萬平方英尺商舖,16.5萬平方英尺社區設施,包括了幼稚園、小學、中學、圖書館、一社區中心等,還有戲院及保齡球場,而第四期的大型商場內更有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酒樓,以及幾百個泊車位。另外,美孚新h四周的社區設施還有公立醫院(瑪嘉烈醫院)、大型巴士總站、渡輪服務,以及已結業的荔園遊樂場。

中產階層置業安居

 美孚新h的出現及發展,見證了70年代香港社會的種種轉變,不但是經濟方面,而且是社會及個人方面,分別是中產階層的出現,以及香港人身份的思索。

 香港戰後50、60年代人口開始激增,70年代已有住屋供不應求問題,據1971年的人口普查,當時香港的人口已達4,103,500人,比1961年增加了908,200人,因此令公共房屋的壓力增加,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1972年,港督麥理浩推出實施十年房屋計劃,配合發展新市鎮的計劃,以紓緩一般市民的需要。

 隨著經濟起飛,投身商業的人也大幅增加,這些人賺錢已不再是靠勞力,而是學問,他們也是隨經濟發展而產生的中產階層。中產的定義不能單以收入為界定,因為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不同的物價指數,還要看資產總值、居住單位價值、消費方式等,而且中產階級更應按職業群體來分,這些人成功透過教育晉身中產階層,而美孚新h就是大多住著這類有大專學歷或以上的居民。

 這批中產人士對生活的「有要求」,包括了配套設施、居住空間、樓宇環境等,而當時的舊式住宅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加上他們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負擔像美孚新h這樣的私人屋苑。因此,在有供有求的條件下,美孚新h就這樣出現了。

 如前所述,美孚新h發展時,已有一種獨立社區的理念,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所提供,從最基本的商店、食店、超市、銀行、學校、公園、圖書館……可謂是自給自足,所以深受中產人士歡迎。

 「香港的生活給個人及他們的家庭提供了取得經濟穩定的途徑,而美孚的住戶可以說是為其他香港同胞作出了示範,說明了這種穩定的生活是可以怎樣取得的。這不是因為他們極之富有;事實上,他們大部分都不是特別有錢。他們之所以達到這個階段的安全感及富裕,是他們都經過一段很長的路途:從中國的故鄉逃跑到香港來,而到香港之後,又從工廠的工作、廉租的房屋,沿階梯爬升到白領工作,可以在美孚置業。美孚生活模式所提供的安全感,在於它給予那些爬上這層階梯的人士一種自由,使他們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控制,他們當中不少已經成為移民,但沒有人會再成為難民。」(Sherry Rosen,引自呂大樂《唔該,埋單!》)

 在開埠之初,香港或許真的是個「過客」之城,據1853年的人口普查,香港當時有39,017人,除了住在鄉村的不足5,000人及部分住在維多利亞城的中國人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流動人口,包括了傳教士、殖民地官員、來華做生意的外國人、等待到美國工作的人等,他們來港只為了等機會,視香港為踏腳石,有所成就便會離港,不會以香港為家。

 不過,到了70年代,社會已大大不同,或許如呂大樂所言,是香港意識開始抬頭,香港人的概念開始變得更突出。而美孚新h裡的中產家庭,也代表了當時一批中產人士在這片殖民地上有落地生根的想法─這些人不少都是早前從內地來港的,之後因為生活愈來愈好,經濟水平上升,舒適的生活令他們對香港有安全感,最後令他們有安頓的念頭,因此在美孚新h置業安居,願意以港為家,落地生根。

相關新聞
重新認識美孚新h 了解香港中產階層歷史 (2010-08-23) (圖)
小結: (2010-08-23) (圖)
美孚八景:一期的美新園 (2010-08-23) (圖)
美孚八景:二期的豐年台 (2010-08-23) (圖)
美孚八景:三期的九如台 (2010-08-23) (圖)
美孚八景:四期的飛馬廣場 (2010-08-23) (圖)
明日科學——探索未來的科學領域 (2010-08-23) (圖)
鏡頭捕捉 畫筆描繪 視覺藝術家求突破 (2010-08-21) (圖)
鏡頭下拍出新鮮感 (2010-08-21) (圖)
貴與不貴 視乎價值 (2010-08-21) (圖)
《視覺.飾界》:唐凌觀念攝影作品展 (2010-08-21)
畫筆下積極求創新 (2010-08-21) (圖)
必要的基本功 (2010-08-21) (圖)
花語.豆蔻年華——潘躍輝、徐淵作品展 (2010-08-21)
杭州夏令營感受不一樣的低碳之道 (2010-08-19) (圖)
搭飛機 原來最不環保 (2010-08-19) (圖)
生者安樂 死者安息 (2010-08-16) (圖)
「平地而建」方案 (2010-08-16) (圖)
「依山而建」方案 (2010-08-16) (圖)
人生滋味 點滴在心頭 (2010-08-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