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首次南巡視察深圳經濟特區時,為特區題詞。 資料圖片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趙鵬飛深圳26日電】蛇口開發之初,有位抗戰時期在這裡打過游擊的老戰士曾垂淚質問: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得來的土地,竟然給一下子賣掉了。有一批內地老幹部到深圳參觀之後,更直言深圳除了五星紅旗還在飄揚之外,遍地都是資本主義,千百萬人拋頭顱、灑熱血打下來的江山已被「斷送」了。更有內地報章公開刊登《舊中國租界的由來》,影射特區把土地有償提供給外商使用,有變成舊中國租界之嫌……
一頂頂隨時可以讓改革者「人頭落地」的帽子鋪天蓋地地壓了過來。不堪重負的吳南生,在寫下《特區工作總結報告》第9稿以後,終於因患急性心包炎住進了醫院。改革似乎也一下子陷入了空前的低潮。
就在這個時候,鄧小平於1984年1月首次「南巡」視察了深圳、珠海兩個特區。在充分了解了深圳的經濟發展之後,他欣然揮筆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回北京以後,這位偉大的老人還指出:「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並特別強調:「我們建立特區,實行開放,有個指導思想,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如此一來,對特區的否定聲浪漸次平息。
3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發展飛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成就有目共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