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湯濤
接連幾日,一個名叫吳寶珠(音譯)的38歲越南青年,讓湯濤的心裡一直充滿著複雜的感情。每四年一次的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頒佈在即,身為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數學系講座教授的他,自然對這樣的學界盛事倍加關注。自1982年華人數學家邱成桐獲此殊榮以來,直到上屆2006年,才再有華人面孔出現,即澳洲華裔陶哲軒。越南人吳寶珠是本屆獲獎候選人中呼聲最高的一位,同是黃皮膚黑頭髮,但在湯濤眼中,這位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數學家,是對中國數學教育的又一個警示。
中學教育的迷思
「論財力和國力,越南根本沒法和中國比。」湯濤坐在堆滿學術論文、期刊文稿的辦公桌前,語氣激動地對記者說。「中國參加奧數(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有20多年了,至少拿過50塊金牌,國家對此的投入也比許多國家要多得多。如果這次連越南人都拿獎,我們真要好好思考,到底我們在哪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在本篇訪問稿完成前,從印度傳來消息,吳寶珠與另外3位分別來自以色列、俄羅斯和法國的數學家共同獲獎。
「中國不少學奧數的孩子,上了大學以後,對數學就沒興趣了,或者即使選擇了也學不好,這是因為中學被催肥得太厲害。」湯濤過去曾到訪過包括布朗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內的多間國際著名學府及研究機構訪問,近年則增加了與和國內同行的研究合作與交流,他覺得,中國的中學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們教小孩學數學,是鼓勵好勝心,而數學和其他學問一樣,其實需要的是好奇心。」「你去內地書店隨便走一趟,賣的最多的肯定是應試題。」
今年4月,由他聯同內地另一間高校的數學教授共同主編的季刊雜誌《數學文化》面世。儘管編委成員均來自海內外多間知名大學,但雜誌所努力嘗試的,是突破以往同類中太過學術性和專業性的限制,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把高深的數學話題變為通俗易懂。「數學家成長的故事、數學的發展史、如何欣賞數學的美等等,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教育範疇。我前面所說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相關文化的建立和培養。」
科學人物的精神遺產
湯濤的數學教育在中國完成,1984年,他從北京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畢業後,隨即遠赴英國里茲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在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數學系任教長達8年。他於1999年來到香港浸會大學,曾任數學系系主任,並於2002年起任該校研究院院長。對於西方的數學教育環境,他印象最深的是科學家的人物傳記,那往往是最具啟蒙價值的精神遺產。「我們國家的,最早也是最出名的當然是寫陳景潤的《歌德巴赫猜想》,可那是因為當時的時代,國家呼喚科學,因而未免帶有政治色彩。」對國內名人傳記裡處處顯露的歌功頌德,他不忍卒睹,而對於媒體時常不負責任的報道,更讓他哭笑不得。
「幾個月前錢偉長先生去世,我在飛機上看報紙,媒體把他說成是兩彈一星的最後一位功臣,這是一個大笑話。只要稍微上網查證一下,就知道他和兩彈一星根本沒有關係。」科學家也是人,歌功頌德的東西,既不會有人看,更不會對科學本身有任何的推動作用。所以,從《數學文化》的創刊開始,「數學人物」是最著力的部分,湯濤選擇了計算數學科學家馮康打第一炮。儘管馮康在學界以外的知名度並不高,並且因為性格爽直而一直頗受爭議,但湯濤認為,這並不降低他作為優秀科學家的魅力。為此,在教學科研之餘,他數次帶著助手重訪馮康曾經工作過的中國科學院,找到他的學生、舊同事等進行詳細的訪問,獲取珍貴的一手資料。
「現代的國人都太浮躁,要在科學界裡做點文化的東西,那是鳳毛麟角。短時間內,文化能產生的影響也許不大,因為它既不會讓學生考高分,也不會讓老師升職。」湯濤說,「但這樣的無名工作是一定要做的,長期下去,會對這個學術領域有促進作用。」 ■文、攝:梁小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