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明
特首曾蔭權承諾於10月出爐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交代資助置業諮詢結果,但寶劍未出鞘,九龍塘又誕下呎價1.65萬的「新地王」;「麵粉價」再創新高,人人預期「出爐麵包」大有市場,更揚言隨時搶攻呎價2萬大關,無怪乎同區二手業主即時封盤提高叫價。政壇老友跟自明分析,豪宅市場本來就跟普羅百姓的「上車盤」是兩碼子事,但眼見麵包價一升再升,蝸居斗室的基層市民卻連「隔夜麵包皮」都買不起,滿腹怨氣積聚丹田,「復建居屋」的口號當然愈叫愈響。老友笑指,為免民怨愈滾愈大,政府已把握兩大要點,多管齊下規管樓市以免形成泡沫,同時避免「落藥」過重,重蹈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樓價插水的覆轍。
民建聯新思維 值得參考思量
所謂「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老友預告,政府第一招是貫徹經濟學的「供求理論」,增加土地供應壓抑樓市炒風,「香港人最怕執輸行頭,但如果政府拍心口保證每年會推出足夠土地興建中小型樓宇,大家自然不會抱著執輸心態急忙入市,變相用血汗錢補貼一班『職業炒家』晚晚飲紅酒,食鵝肝。」不過,老友強調,香港是「信不信由你」的自由社會,加上市況亦會出現變數,即使政府適量增加土地供應,樓價也難以一時三刻復歸平穩,所以政府沿用固有思維之餘,也會緊抓第二招,就是相信民間智慧,集思廣益。
老友打趣說「復建居屋」近期成為城中潮語,不少政壇中人眼見有民意撐腰,都有理無理「人嗌我又嗌」,大撈油水,「心水清者都知整頓樓市問題,並非一句『復建』或『不復建』般簡單,而是怎樣幫一眾不合資格申請公屋,又負擔不起私樓樓價的夾心階層找到安樂窩。」
但話說回來,並非個個政黨或民間智庫都是空喊口號,例如民建聯就提出了「私樓居屋」概念,建議政府用特惠價資助符合一定資產上限的市民購買私樓單位,將來轉售單位則向政府補價;智經亦提出了「零首期」房屋及「半買半租」計劃,同樣是「名目不一卻目標一致」的新思維,值得政府參考思量。
藥輕怕難見效 藥重如同自殺
老友還話重心長寄語特區政府,「用藥」要對症,還要計準時間及份量,否則隨時等同「服毒自殺」,「有人挖苦政府患上『負資產恐懼症』,在調控住屋問題上畏首畏尾,但『八萬五』一役記憶猶新,政府怎可能不汲取教訓,任由身上再添疤痕呢?政府好清楚今次再有大動作,跌市情況超出預期,只會吃力不討好,兩面不是人。上車一族如見市況不穩,低處未算低的心態作祟,個個縮沙不入市,住屋問題就會繼續膠著;而中產階層日日勒緊褲頭帶供樓,如果突然帳面價少了一截,上街抗議只是遲早問題。」
老友聽聞,官場中人深明此道,所以即使有整頓樓市新招,都定必恪守「只為樓市降溫,不會打擊樓價」的大原則,事先聲明推出津貼措施只為照顧社會上特定住屋需求,一定不會「踩U」私人市場,「整頓樓市已經不再是一個經濟課題,而是一個有待拆解的政治炸彈,任由民怨升溫,樓市泡沫膨脹爆炸,固然死路一條,但一旦出招過激,搞垮樓市,全港置業家庭陪葬之餘,政府管治威信一樣跌落地,兩者要取平衡,又是那句:考驗政府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