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泉留佳句 滄桑發幽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月牙飛瀑甦醒。 本報記者殷江宏 攝

人文底蘊 濟南市素以「泉城」聞名於世,在2500年前的《春秋》中已有記載。金代有人據民間的流傳,立一座「名泉碑」,列舉了濟南境內的72名泉。此後,便有濟南72泉之說。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有對濟南名泉水的描寫:「固寰中之絕勝,古今之壯觀也」。 明詩人晏壁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濟南的名泉勝水一一加以吟詠,自此泉城72泉的說法廣為傳播。 其實,濟南的泉水歷來不僅只72處。清沈廷芳《賢清園記》稱其泉「舊者九十,新者五十有五」,共145處。清代劉鄂在他的《老殘遊記》中也曾有吟詠泉城的佳句—「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據濟南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調查登記,市轄範圍內計有名泉645處。僅在古城區2.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有泉水130處之多。

原有百三泉 新選七十二

 歷盡滄桑歲月,古人所列名泉,有的早已湮滅,有的查無所據。2004年4月2日,濟南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名泉研究會及社會各界經過5年多的評選,向社會公布了濟南新72名泉。同時,除了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市區內的趵突泉、五龍潭、珍珠泉、黑虎泉四大泉群外,又新劃定了百脈泉群、洪範泉群、袈裟泉群、湧泉泉群、玉河泉群。劃定的標準是:泉水的地質結構、流域範圍和分佈相對集中;在20平方公里範圍內,有泉水20處以上;正常年份能夠常年噴湧;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內涵及旅遊價值。

佳境發詩興 人泉齊留名

 濟南泉水不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風采,使得歷代文人為之傾倒。歷代名人如歐陽修、曾鞏、蘇轍、趙孟頫、王守仁、李攀龍、王士禎、蒲松齡、老舍、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讚泉的詩文。

相關新聞
72泉再噴湧 還濟南本色 (2010-09-26) (圖)
古泉留佳句 滄桑發幽思 (2010-09-26) (圖)
趵突泉趙孟頫(元朝) (2010-09-26)
墨泉湧動 (2010-09-26) (圖)
見到漱玉泉 想起李清照 (2010-09-26) (圖)
老戲迷日薄西山 新觀眾長期欠奉 (2010-09-23) (圖)
未來藝術路向 業界意見不一 (2010-09-23) (圖)
重金打造新劇 劇院首演遇冷 (2010-09-23)
落鄉賺得生計 品質卻難提升 (2010-09-23)
粵劇圈中人語錄 (2010-09-23)
粵劇二歎系列報道之二 (2010-09-22) (圖)
編劇人才斷層 好劇本難為繼 (2010-09-22) (圖)
過分倚賴移植外省戲釀惡果 (2010-09-22) (圖)
培養編劇 劇團責無旁貸 (2010-09-22) (圖)
幕後專業人才 全面匱乏 (2010-09-22) (圖)
舊戲新做 (2010-09-22) (圖)
近年經典 (2010-09-22) (圖)
歷演不衰 (2010-09-22) (圖)
現代粵劇 (2010-09-22) (圖)
新穎舞台 (2010-09-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