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金打造新劇 劇院首演遇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3]     我要評論

 日前,本報記者如約來到廣州粵劇院採訪當家花旦、小生。穿過略顯破敗的小院,劇院的陳舊裝設盡收眼底。再看正匆忙裝車奔赴外地演出的年輕演員,頓生感慨:粵劇好似家道中落的富家女般,為著生計奔波,已顧不得自憐花容。落魄失魂之間,姿色黯然,全沒了當年的傾城丰采。

 廣州粵劇院院長、當紅花旦倪惠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憶及昔年勝景,仍不無自豪地說:「當年我們在中山紀念堂演出,幾千人的座位全部爆滿,買票都要連夜排隊,用一票難求形容毫不誇張。」

 在倪惠英出身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粵劇名伶不到二十歲就紅透半邊天,更不用說五十年代以前粵劇的鼎盛時期了。

 時隔數十年的今天,依然是那個唱得睇得的倪惠英,外加重金打造、薈萃「三上吊」、「踩蹺」、「耍牙」等粵劇絕活的新劇《廣府華彩》,在新裝修的廣州南方劇院首演卻遇冷,甚至還不如三流的流行歌手開演唱會。本來就是借錢搞創作的廣州粵劇院,遭遇此舉無疑是雪上加霜。後據統計,《廣府華彩》首場公演全場630個座位,實際上只賣出了百把張門票,粵劇市場之寥落,可見一斑。

相關新聞
老戲迷日薄西山 新觀眾長期欠奉 (2010-09-23) (圖)
未來藝術路向 業界意見不一 (2010-09-23) (圖)
重金打造新劇 劇院首演遇冷 (2010-09-23)
落鄉賺得生計 品質卻難提升 (2010-09-23)
粵劇圈中人語錄 (2010-09-23)
粵劇二歎系列報道之二 (2010-09-22) (圖)
編劇人才斷層 好劇本難為繼 (2010-09-22) (圖)
過分倚賴移植外省戲釀惡果 (2010-09-22) (圖)
培養編劇 劇團責無旁貸 (2010-09-22) (圖)
幕後專業人才 全面匱乏 (2010-09-22) (圖)
舊戲新做 (2010-09-22) (圖)
近年經典 (2010-09-22) (圖)
歷演不衰 (2010-09-22) (圖)
現代粵劇 (2010-09-22) (圖)
新穎舞台 (2010-09-22) (圖)
粵劇圈中人語錄 (2010-09-22)
粵劇申遺成功 人才凋零堪憂 (2010-09-21) (圖)
一台大戲 只餘生旦難為繼 (2010-09-21) (圖)
藝術發展 有賴國家扶助 (2010-09-21) (圖)
年輕演員 逆境中艱困堅守 (2010-09-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