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內地的語文課本選編經典作品,出現了「大換血」。據說為了「與時俱進」,剔除了魯迅的名篇《阿Q正傳》、《藥》,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以及現代的《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陳煥生進城》。還有古代散文名篇《六國論》、《過秦論》、《石鐘山記》、《項脊軒志》等。
以上名篇,影響包括我們在內的幾代人。如果說文章已經過時,那麼英國學生也不必再讀莎士比亞的劇作、拜倫的詩歌;法國學生也不應讀莫里哀的諷刺喜劇、雨果的《悲慘世界》;德國學生也不應讀歌德的《浮士德》、海涅的詩;俄國學生不應知道果戈理的《死魂靈》和《欽差大臣》;西班牙學生也不應知道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了。
《阿Q正傳》是一部不朽的傑作,已被譯成數十國的文字,它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各階層人物的精神面貌,是中國近代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世界文學上享有極高的地位。中國青年如果沒有讀過《阿Q正傳》,可說是人生一個缺失。而且「阿Q精神」已經成為一個最流行的現代形容詞。中國青年,不讀魯迅的著作,就不能了解中國的現代史。
至於朱自清的《背影》,以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代背景,通過一個父子關係的細節,反映了人們淡淡的哀愁,是一個時代親情的深刻流露。這個名篇,令人久久不忘,正是作者文字的細膩和真摯的情感所致。
高中課本篇目的增刪,引起網民們一片嘩然。特別是撤掉上述兩文,被認為是對中華文化傳承的破壞,是對孕育時代精神的削弱。
聯想到當今青年人不愛讀有深度的小說和作品,只愛「即食麵」之類的世俗文字,對古典作品所知甚少。甚且愛看漫畫甚於看文字書,愛上網而輕閱讀。老師的課外閱讀指導已有不少問題,現在連課本上的範文也多所刪除,難怪不少人慨嘆,快餐文化將逐漸代替精品文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