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結 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城鎮居民增加,對商品的需求會上升,促進國內市場發展。 資料圖片

重慶之舉誘發哪些問題?

 政府主導型的造城運動仍在神州大地上開展。有人認為,重慶市的城鎮化和戶籍改革之所以得到輿論褒貶不一的評價,是因為地方政府終於向戶籍制度改革邁出一步,讓農村人有機會成為真正的城市人,但又顯露了政府對土地的無限欲求,以及戶籍制度對社會發展的局限。長期以來形成的戶籍制度令戶口身份得以福利化,國家通過行政力量把農村的資源和財富轉移到城市,為城市人提供醫療、教育、治安、社保等公共服務,持續推進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而當前部分地方政府仍曲解中央政策,搶佔農民土地和宅地,以「城鎮化」為名攫取巨額利益,造成社會不穩。

 有人認為,重慶市政府用較溫和的手段為城市發展儲備土地和勞動力,同時承諾給失地農民以市民待遇(包括城市戶籍和福利),確是一次進步;但該市或需面對一些執行的障礙。

1.交農地換福利 政府未盡責任

 向每名公民公平地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是政府的責任。本已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民需要交出賴以安身立命的土地,才可獲得城市人的社會福利,變相造成不公。

2.摒棄盲目市建 讓城鎮文明入農村

 中央已把「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環節,因此城鎮化也需要有新的意義,即摒棄盲目粗放的市政建設,讓城鎮文明和城鎮福利進入農村社區,實現制度和公共服務方面的城鎮化。

3.助農民融入城生活 考起當局

 在實際操作中,重慶也會遇到一些難題,如怎樣回應不願意遷入城市的農村居民,如何兌現當前對進城農民在就業、教育、居住和其他保障的承諾,如何令進城農民融入城鎮生活,如何合理利用置換得來的巨大土地儲備,如何保證農民「自願有償」退出農地等。

 中國城鎮化之路仍然漫長。城鎮化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引擎之一,但涉及諸如土地財產權、戶籍制度改革、城鎮發展模式、經濟結構調整等一系列的政經核心辭彙,令城鎮化變得複雜。不過,若中國政府能徹底解決以上的局限和難題,必定鋪出一條康莊的城鎮化大道。

相關新聞
回撥學額要交數 浸大搵傳理開刀 (圖)
城大表揚校友 命名陳振東演講廳 (圖)
主動積極募捐 今年籌1.6億
5教團倡合併考試 減升中生壓力
郭炳江蔡志明等 獲理大頒榮譽博士 (圖)
浸大圖書館 展張愛玲手稿書信
考你記性:事事倚賴 智能電話讓你變蠢
新聞透視眼
推進城鎮化 如何破局限? (圖)
新聞背景 (圖)
概念鏈接:戶籍制度 (圖)
概念鏈接:城鎮化
城鎮化的重要性 (圖)
中國城鎮化局限 (圖)
概念鏈接:城市行政級別
結 語 (圖)
想一想:
延伸閱讀:
通識中國
互動英語教室:In a French grocery store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