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彭礪青
書名:《我們都在蘇屋h長大: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
作者:劉智鵬
出版: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定價:港幣88元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公屋已成為香港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今日香港有近半數人口住在公共屋h,可惜這段歷史又被幾近遺忘。近幾年來,香港地貌急劇演變,令人們設法保留昨日的痕跡。近日遷拆蘇屋h的消息,正好催生劉智鵬藉訪問蘇屋舊居民寫成一部口述歷史的意願。從書中淡泊而從容的文字中,讀者更能感受到日常生活的那份甘甜的味道。
起初公屋是為了安置人口而實施的房屋政策產物。自五十年代開始,數以百萬計的內地移民湧入香港,許多人住在擠迫簡陋、衛生條件惡劣的寮村裡,1953年平安夜的一場石硤尾大火,更令五萬名住在寮村的災民無家可歸。香港政府不得不建設一些具備基本衛生及照明設備的公共屋h,以安頓這些貧窮者,隨著最古老的徙置大廈「石硤尾h」的出現,公共屋h進入香港社會的歷史,而作者透過訪問蘇屋舊居民的口述歷史,向我們展示了香港史這幾近遺忘的一頁。
自石硤尾h開始,公共屋h的功能就一直在變遷,從起初徙置被清拆寮屋的居民,到開拓港九市區外沿地區以安置人口,最後變成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早期公屋大多設備簡陋,而且衛生條件僅比寮村好一點。但蘇屋h較特別,它靠山而建,鄰近大埔道等馬路,環境恬靜卻交通便利,而且大部分早期住戶,即使不是中產,也都是小康之家,如童年時住在那裡的謝偉俊,其父母便有一部汽車和鋼琴。
相比其他屋h,蘇屋h予人一種乾淨、整潔的感覺,居民也比較淳樸。被訪問者都說,這裡的居民守望相助,治安也較好,雖然也有黑社會,但不會欺負自己人。而蘇屋h亦與許多早期屋h一樣,在七十年代便成立了「看更團」及「互助委員會」等互助治安組織,這是地區「官民合作」和成立「互助委員會」歷史的開始。
或許,當時蘇屋h居民已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鄰里關係,不像觀塘區以至九龍區很多屋h,由於居民背景及屋h設計,早已發展成罪惡的溫床。它的可貴之處在於,這個樸素而不匱乏的環境,能讓居民努力工作,年輕人也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尋找自己的夢。從樂隊Beyond的黃家強、藝員林嘉華,到旅遊業界議員謝偉俊,甚至作者沒有訪問過的歌手許冠傑、蔡楓華等,都可證實這點。
可見公屋設計等同建立一個新社區,日後年輕一輩的素質及家庭經濟前景也受到住屋政策的影響。幾年前,人們常說發生倫常慘案的天水圍是一個悲情的新市鎮,但沒有留意到在陰影背後也有許多默默努力的家庭,只是當社會不再封閉,人卻把自己封閉在四堵牆裡,如今我們都汲汲經營自己的生活,對鄰里的關懷比不上舊時,社區問題卻日益嚴重。從蘇屋h舊居民的口述故事中,我們發現原來香港曾經有過鄰里守望相助的歲月,原來「桃花源」並非完全不可能。
在訪問中,許多舊居民對昔日鄰里互助的歲月記憶猶新,但不太反對遷拆蘇屋h,惟獨不少年輕一代支持保育。如舞台劇演員張學良提到劇場藝術總監與他分享自己的看法:「人們留戀蘇屋h,其實是留戀過去真誠的生活、過戀人與人互信互助的那份情義。」(253頁)又或者像陳錫豪般建議保留花草樹木及沿用樓宇名稱。從這些「年輕居民」的描述中,蘇屋h的設計,諸如Y型樓宇、舊日的地面商舖或者花圃和樹木等,都營造出一個簡樸而恬靜的生活空間,在當時也許能夠化戾氣為祥和。這是公屋規劃方面的小奇跡,可惜今日香港社會似乎忘記了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對昔日的記憶,也只能透過書中點滴的文字方可尋回。
蘇屋h是當時香港知名建築師甘洺(Eric Cumine)的作品,風格簡約並充滿功能主義色彩,當時許多香港建築物(如油麻地郵政大廈)都接近包浩斯式功能主義風格,蘇屋h也不例外。在豐富的照片和作者精心的描述下,讀者可以想像蘇屋h在不同時期擴建的進程,亦可了解蘇屋h不同時期建築設計的著重點,例如面向南方可遠眺海港,使新設計的Y型樓宇可媲美當時的豪宅;設置幼稚園、郵局、診所、店舖等生活配套又能兼顧居民日常需要。公屋標誌著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福利政策的重點,而蘇屋h則是公民的楷模,所以這份記憶才更寶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