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此間專家分析指出,「十二五」規劃建議呈現兩大新意:一是將擴大內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二是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這兩大新意預示著中國未來五年將進入經濟內生動力大轉型、發展成果全民分享的新階段。
首先,「擴大內需」首次在建議中成為獨立章節並居於任務之首,還首次提出擴大內需的具體目標,即逐步使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當前收入制約居民消費力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向本報表示,這表明中國將「擴大內需」戰略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如果經濟增長的成果不能體現到居民的消費增長上,不能切實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這將是片面的增長。擴大內需的關鍵也是提高居民收入,而當前的收入水平嚴重制約了中國居民消費能力的擴大。
「十二五」規劃建議是在應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進行的。專家指出,中國經濟雖然率先復甦,但是過去十幾年賴以高速發展的基礎已不復存在,包括勞動力在內的要素價格全面上升,外需在全球金融危機打擊下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過去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張曉晶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要擺脫以往過於依賴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轉為擴大內需、提高勞動者收入,讓全體中國人民共同走向富裕,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轉變。
勞動報酬與生產率同步
另一個重要新意是,建議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的發展目標,要求在未來五年,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這一目標的提出,切合了「十二五」規劃開始注重「民富」的普遍期待。
中央黨校專家鄧聿文指出,一直以來,內地經濟發展強調「國強」先於「民富」,這在一定時期是有必要的,但從兩者的邏輯關係看,民乃國之本,民富而後才能國強,而不是相反。多少國家興衰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在普遍民富基礎上的強大,才是根本性的強大。
據「十二五」規劃建議內容,分析人士認為,比之GDP的增長速度,中央會下更大力氣解決收入分配、醫療、教育、住房、社保等重大民生難題,使普通老百姓公平地分享到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