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濤領導理大及北大深圳研究院的團隊,成功以全人工結合成新的天然抗癌物質Grassypeptolide,為有效研發抗癌藥物奠基。 理大提供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理工大學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的聯合研究小組,近日就抗癌化合物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小組針對一種天然抗癌物質Grassypeptolide,成功利用17步化學反應,研究出其「從無到有」的全人工合成方法。由於Grassypeptolide在自然界非常罕有,需要以化學合成方法解決其供應問題,以作生物學活性測試,是次研究成為未來以Grassypeptolide研發新抗癌藥物的關鍵,有關論文更被早前出版的國際權威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選為內頁封面,並獲《自然(中國)》重點報道。
全人工合成 無不穩副反應
是次研究由港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葉濤任首席研究員,領導該校及北大深圳研究院兩個團隊共同完成。科學家近年在海洋細菌中成功分離出一種名叫Grassypeptolide的物質,更發現其具顯著的抗癌作用,不過,有關物質難以從自然界中大量獲得。
港理大及北大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化學動力學原理,通過17步化學反應製作出多環狀結構,將Grassypeptolide人工合成,更突破困境,避免物質合成後出現不穩定的副反應。
助新藥研發 探究治療成效
葉濤指,當一些天然物質於自然界含量極低,難以有效進行生物學活性測試,化學合成便是研發新藥物的關鍵,特別是化學合成更可製備大量結構類似但不完全一樣的物質,可仔細測試該等化學結構與疾病的關係,對探究相關治療成效最為重要。
葉濤為化學生物學領域領先的合成化學家之一,近年屢獲香港研資局生物醫學和自然科學逾百萬元的大額撥款,展開多個大型研究項目,單在今年他已有8篇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在頂尖學術期刊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