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到11月,僅僅兩個月中國棉花價格就從每噸18,000元暴漲到3萬多元,這種瘋狂讓從事多年棉花加工業務的新疆鴻力棉業董事長滕敏力感到心驚肉跳。滕敏力感慨,今年市場多了很多生面孔,很多溫州人都是兩三個人湊個三百萬收兩三個車皮賣,錢雖不多,但是一個勁的跟風。新疆浙江商會會長葛永品預計,至少有100億浙江民資撤離煤礦和房地產市場,轉戰如火如荼的棉花市場。事實上,在游資的推波助瀾下,大蒜、生薑、中藥材市場都在複製棉花市場的瘋狂。
2009年下半年以來,大蒜、生薑等「一季生產,全年消費」的耐儲存農產品遭到人為炒作,價格飆升。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上旬,大蒜、生薑批發價格同比更是分別上漲95.8%和89.5%。而像冬蟲夏草、黨參、三七等中藥材身價更是翻倍上漲,一位藥店經理感慨,現在中藥材價格「幾乎一天一個價兒」。
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到今年10月,有28%中藥材品種漲幅在51%-100%之間,兩成以上中藥材價格幾乎翻兩倍。像中藥中最常用的土茯苓、枇杷葉、桔梗、枸杞子、麥冬、浙貝母等15種中藥材,價格漲幅均超過了100%。
游資無序流動 推升通脹預期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一些游資和不法經營者採取欺詐、串通、哄抬、囤積等不正當手段操縱相關商品價格,是一些農產品價格上漲的直接推手。上半年綠豆價格快速上漲的背後,就有多家綠豆經營企業串通漲價的魅影。
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指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股市、樓市和煤市是中國民間游資追逐暴利的三大市場。但如今,隨著煤碳資源重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加之金融危機後股市的持續低迷,民間游資轉向價格相對較低且存在需求缺口的「菜市」和農副產品流通領域。而大規模民間游資的無序流動,又進一步推升人們的通脹預期,形成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了經濟運行的波動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