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口述上海世博會申辦經歷
作出申辦的決定以後,首先是要取得中央的同意和支持,並確定具體的申辦方式。市委、市政府決定由我帶隊到北京匯報。
我們先後向江主席、朱鎔基總理和國務委員吳儀同志匯報。他們一致同意,申辦世博會應由中央政府出面申請,專門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委員會,而具體工作交由上海承辦。
2010申博競爭最激烈
2000年3月17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吳儀任主任委員,我和貿促會會長俞曉松任常務副主任委員。國務院各相關部委的負責人,擔任申辦委員會成員。中國駐法國大使吳建民也擔任了申辦委員會的成員,後來他為我們的申辦游說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沒。5月15日,申辦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情況介紹會,各國駐華使節和境外媒體駐京記者出席。吳儀鄭重宣佈,中國政府全力支持申辦2010年世博會。
2010年世博會的申辦工作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為充分掌握信息,我們先後組團考察了德國、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舉辦世博會的國家,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並且邀請國際展覽局的官員及有關專家和公關公司人士來訪講學。2000年7月,我還曾特地為此訪問德國漢諾威市,詳細考察了2000年世博會,並和漢諾威市長討教辦世博的經驗。
確定「城市」為主題
確定主題是申辦工作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我們注意到,世博會還沒有以「城市」作為主題過,而且往屆註冊類世博會,要麼在中小城市舉辦,要麼在大城市的郊區舉辦,近幾十年來還沒有直接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區舉辦過。因此,我們經過反覆考慮,確定以「城市」作為主題。
從國內來講,到2008年,我們城市化率達到45.68%,將近一半。八十年代的時候由於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曾提出一個口號叫「離土不離鄉」,主張大力發展小城鎮,但從改革開放實際進程來看,大、中城市及周邊的城鎮群的發展更為顯著,在城市化進程中起主導作用。
從國際來講,「城市病」不單單是一般的交通問題、污染問題、就業問題,最突出的是貧民窟,建築和基礎設施破敗不堪,還有大量流浪的人,露宿街頭靠乞討為生。中國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幵1,300萬人要進城,要解決這些人員各方面的需要,是很不容易的。通過世博會交流城市健康發展的辦法,共同探討城市的未來,相信各國都會感興趣。(八之四)
■摘自《新華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