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在香港看了一場電子版的「清明上河圖」,看足一小時,十分過癮,即使是那個添加的小孩抱小豬的動畫,也連續看了三次。
在上海的世博會,也看過這個「清明上河圖」,但因趕時間,只匆匆走過場,看了不足五分鐘。只知畫中人物在動,但不知他們在幹甚麼。
有些逢中必反的文人,詆毀電子版的「清明上河圖」是對古畫的褻瀆,真不知是甚麼意思。電子版的古畫,是一項科技成就,既忠於原作的內容,又增加觀賞的趣味,使這張「清明上河圖」,成為唯一的家喻戶曉的古畫,這有甚麼不好?在上海和香港,有幾百萬人觀賞過,對畫中人栩栩如生的活動,嘆為觀止,這如何褻瀆了一幅名畫?
畫中人以動畫的形式活動起來,而且加以演繹而有所創造,仿真度又極高,比看古裝電影還要過癮。電子版的畫面,還保留了原作的畫風、色調和意境,更獨創了日夜景色的循環,擴大了觀眾的欣賞時空,獲得了雅俗共賞的稱譽,實在是世博會中的一大功績。
我在多年前遊覽河南時,曾在開封購得一幅比原作為小的縮印件。上次原作來港展覽時,又曾經觀賞一番。這幅畫卷,所以著名,就是畫家能把九百多年前汴京盛世中的商業繁盛、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展現出來。
宋代後來雖然戰禍頻仍,最後偏安南方,但畢竟是中國古代社會城鎮化最快的時期,也是商業貿易活動最快的時期。水路交通也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手段,河流、船舶、橋樑便是呈現當時水路交通的情景。畫家用一條汴河為主線,把城鎮百態呈現在人們面前。電子版把畫面活化,並使人們在市鎮的聚談、閒聊,船隻的牽引過橋,駱駝和驢子的載貨運輸,富貴人家坐轎和挑夫肩托的勞動者的辛勞形成對比。電子版的動感加強了觀者的印象,這是一件偉大的創造,值得觀眾叫好。可惜香港的展出不能長存,再要觀看只好去上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