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周慧敏 一份情誼 一個承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廿五年銀色旅途走過來,周慧敏擁有了名與利,如今注重的是一份情誼。劉國權 攝

 樂壇「玉女掌門人」周慧敏不經不覺入行已踏入25年,歲月雖不曾在她面上留下痕跡,25年的歲月,她最大收穫除了找到人生伴侶倪震,演藝生涯中同樣有伴隨不離不棄的歌迷伴侶。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時刻,周慧敏決定在舞台上向大家答謝,於明年3月19至20日,暫定兩場在紅館獻上「Deep V.25周慧敏演唱會」。相隔四年再度登上紅館開騷,也是她成為「倪太」後首度舉行個唱,昔日的周慧敏事無大小都兼顧所有,今天她要遵守對愛人的承諾,不能讓自己太辛苦,必須視乎健康狀況量力而為。

 「06年的演唱會,對自己要求很高,又是緊張大師,什麼也要參與,整個製作過程上負荷過重,今次唔可以咁,要盡量享受過程,要放手交畀人做,既然同人合作便要信人,學習配合。」

 周慧敏自爆上次開個唱太辛苦,只剩得98磅,身材變了「飛機場」,所以今次絕對不容許「飛機場」再現。她說:「不是介意飛機場身型,這種身型性感仲好看,太多肉未必好看,但總不能太瘦,而家有110磅,希望開騷時理想磅數是106、107磅。」

嫁給倪震是最大收穫

 周慧敏不想爆瘦原因是不願見到老公倪震「肉赤」,原來倪震不想太太過分操勞,曾一度反對她開騷,一切出自愛妻心切,周慧敏泛著微笑說:「老公唔會投訴我『飛機場』,只係見到身邊人辛苦會『肉赤』,佢驚我太緊張,記得06年那次我會吊高把聲聽電話,好有壓迫感,連身邊朋友都不敢埋身,所以佢叫我唔好做,只要我能力範圍做到便支持,所以答應佢今次盡量以Enjoy心態去做,做好自己部分為主,佢話我OK便支持我,今次放手交畀其他人做也是倪震的關係,我要實踐對屋企人的承諾。」

 25年來,周慧敏不否定嫁給倪震是最大收穫,老公是家庭中好重要成員,也很尊重對方,大家會共同分擔家中事項,她謂:「最近為家中病倒的犬兒牽掛,可是近排太忙,另方面又很擔心牠,所以要靠其他家庭成員處理,通常佢(倪震)會在我照顧不到的崗位上填補,互相配合。」倪震會否突然上台給她驚喜?她說:「應該不會,上次估唔到先上台,佢不喜歡重複做同一樣事情。」

榮譽和名利已成過去

 要在圈中站穩陣腳25年真的不容易,周慧敏於1986年參加業餘DJ大賽,從此開始她的銀色旅途,擔綱過的角色有廣播界、電視主持、電影,而歌手身份最令人印象深刻,周慧敏決定以音樂形式跟支持者分享這個紀念時刻,她說:「心裡不是想著這25年的演藝工作帶給我的榮譽和名利,這些已成過去,不錯,初出道時會追求個人滿足感和求勝心態,如今最重要是結交到一份友誼,他們便是我的工作夥伴和默默支持的歌迷,他們的付出都比我多,可能我一生一世無法回報,作為藝人能夠慮積到對社會的感染力,將這能量建設到社會和諧上,便是福氣,所以我要做得更好,其他的不會去追求,一切隨緣」。

珍惜身邊相遇的緣分

 周慧敏不再是爭名奪利站在競爭前線的歌手,她本著結交友誼的心,所以很珍惜身邊相遇過的緣分,跟歌迷關係已經超越界限,把他們視為「精神伴侶」,如像她背後的守護天使,令她更有能量向前邁進,所以她很重視這次25周年的演唱會,她感觸地說:「30周年時,不知到時的體力能不能應付到,是一個問號,所以每次上台都當成最後一次去做,全力以赴,Enjoy過程留下美好回憶。」

 配合25周年演唱會,周慧敏將會推出新歌,更會一改周慧敏舊有的唱腔模式,給歌迷煥然一新感覺。

相關新聞
甄 子丹「矮人一截」又何妨 (圖)
果真「大婆索過二奶」?陳法蓉艷壓(口+靚)模 (圖)
太座待產不想出街黃浩然聖誕開派對 (圖)
赤裸露股惹危險陳偉霆笑稱「有市場」 (圖)
章宇昂入無線拍劇 沒告訴姐姐章小蕙 (圖)
向YES騷美腿 鄧麗欣另有打算 (圖)
林欣彤豬籠入水 同家人商量換大屋 (圖)
周慧敏 一份情誼 一個承諾 (圖)
談情說愛不嫌老 葛大爺抱得三美歸 (圖)
鄭伊健想過結婚 蒙嘉慧大感愕然 (圖)
譚晶「志願者之夜」 苦練《愛你一萬年》 (圖)
《珠光寶氣》名導 布力克愛華茲辭世 (圖)
史嘉莉牙買加療情傷 「湯嫂」否認與靚佬湯離婚 (圖)
性感出席首映安祖蓮娜暢遊西班牙 (圖)
宋承憲 金泰希 拍婚紗照
美國演員工會獎公布提名 大熱《皇上無話兒》獲四項 (圖)
朴龍河唱片 入Oricon榜Top10
Wonder Girls亞博開騷 眾名人歌星齊撐場 (圖)
娛聞雜碎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