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德
十一月中參加與台灣清華大學台文所舉辦的研討會,回港後馬上就投入中大與教院合辦的「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籌辦研討會,當然比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吃力得多。
「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一年,由中大中文系、教院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合辦,十二月十七至十八日分別假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舉行。這是一次大規模的研討會,「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在北京(二○○三)、西安(二○○六)舉辦了兩屆,第三屆在香港舉行,會議主題包括晚清以來香港的文化生產,如教育、出版、文學、繪畫、攝影、音樂、電影、戲劇,以至商業設計等;晚清以來香港的社會生活、建築風格、語言變遷;晚清以來不同時段、不同媒介、不同文類所呈現的「香港」;晚清以來作家的都市體驗與文學表現的關係;作為思想主體與作為表現對象的「香港人」;殖民、去殖民、後殖民情境與「香港書寫」以及不同媒介、不同文類中香港與其他城市關係的想像。
本文見報之日,研討會已舉辦完畢,本文不為宣傳,只為記錄,但不必要把所有事情記下。有一點當然是很值得提出的,這研討會包括香港文學、美術、建築、電影、文化政治等範疇的論述,其中以香港文學佔最多。二千年代以來,香港文學的研究寂寞有時,也很應該重新熾熱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