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蒙達茂旗的工人在將含鑭的金屬倒入模具之前加以攪拌。
過去二十年,中國稀土以高產量和低價格滿足了全球稀土市場,如此低價的稀土幾乎讓所有外國礦商停產,從而中國成為過去十多年間世界最主要的稀土供應國,出口量增長了10倍,但與此同時價格卻下降了36%,令中國難以得到與資源和環境代價相符的回報。有關專家指出,短期內中國稀土的國際地位難以被取代,但增加環境、開採等成本後的稀土價格上漲已成為趨勢。
中國稀土國際地位難取代
今年以來中國稀土出口數量減少,令國際市場稀土價格大漲,美國、澳大利亞等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打算重啟稀土礦開採,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公司都開始競相開發本國的稀土礦。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湧指出,由於與稀土共生的礦物很多具有放射性,處理不好會造成污染環境,開採難度很高,因此短期內這些國家取代中國比較困難。
日本媒體也表示,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橫著很多障礙」。比如,日本汽車廠商生產環保車所必需的稀土「鏑」,除中國以外幾乎沒有哪個國家的礦床能夠用較低的成本開採。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小圖)認為,中國低價稀土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以前,中國的稀土產品成本中沒有包含資源開發和冶煉分離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治理的成本,如今,稀土價格上升是一種合理回歸。
目前全球最短缺的稀土是鑭及鑭系元素,特別是釹和鏑,它們廣泛應用於無線電電子設備中,比其他稀土元素價格高很多。市場預測,今後一段時間這些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價格每年仍會上漲15-20%。如作為電介質應用於筆記本硬盤和顯示器中的氧化釹,已由今年年初每千克20美元漲至80美元;而在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製造中不可缺少的氧化鈰,其價格半年內上漲了6倍。考慮到電子和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今後日益短缺的稀土價格勢將持續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