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春節將至,「用工荒」再襲沿海地區,這次「用工荒」來得突然、猛烈,看似偶然,卻是必然。
早在200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就曾發佈報告稱: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多,中國正在由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的時代轉變,拐點可能在2009年。由於金融危機,該「拐點」比報告整整滯後了一年。
本周三浦東人才招聘會上,百餘家企業遭遇招聘寒流。某公司人事經理稱,2,000元的工資能收到許多大學生的簡歷,唯獨不見技術工。
「用工荒」讓企業「很受傷」。曾幾何時,工地上農民工揮汗如雨、任勞任怨的鏡頭一度成為了民工的不二形象。不經意間,他們都已經悄然老去。如今活躍在勞務市場的,多為他們的子女。
「農二代」不喜歡「因循守舊」,這些「80後」、甚至「90後」顯然不願重走父輩的路。他們的學歷更高、賺得更多,他們不願再重複低人一等的生活,不願再像父輩那般廉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數據顯示,在2.3億的農民工中,技術工人嚴重缺失。某企業負責人表示,每年招到的工人基本都是沒有經過任何培訓的,而培養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至少要花5年以上的時間。
專家:「招工難」將常態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都陽認為,從需求方面看,中國經濟總體規模已經比較大,對勞動力的新增需求比較大。而從人口結構的變化看,新增勞動力的數量卻在逐步下降。供求關係發生的這種改變,會導致「用工荒」長期出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稱,沿海地區企業「招工難」將常態化,並將從沿海向中西部轉移。
「用工荒」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現實表明,單純依靠市場力量是很難解決「用工荒」的。因此,公共政策先期介入並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構建統一完整的社會保障及就業制度,以及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才是當務之急。 ■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