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目前內地大部分學童可享受9年免費教育。 資料圖片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1992年,中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數據資料顯示,1979年至2006年期間,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8.5%;1979年中國的經濟總量世界排名第12位,到2008年已躍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但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浮現。
堅尼系數超國際警戒線
2006年,全國堅尼系數從1990年的0.343增加到0.47,嚴重超過國際堅尼系數的警戒線。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在1985年至2005年期間,城鎮與農村的人均收入比例從1.9:1上升到3.2:1,東部沿海與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比例從1.4:1上升到約為2:1。除收入差距擴大外,非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在擴大,例如居民在接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存在機會不平等。為達到縮小貧富差距的目的,政府應利用公共政策把機會(包括就業機會、接受教育機會和基本醫療服務的機會等)的不平等排除,並透過適度的稅收手段進行再分配調節,宣導包容性增長方式顯得必要。
資料來源:徐慧,《轉型期中國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及趨勢》,《統計與決策》,201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