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戚發韌(前排左五)指,中國航天實力2020年後料會有明顯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馮淑環) 中國科研發展一日千里,為了加強本港與內地之間的合作交流,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約40名院士首次大規模來港,與本港學者分享內地科研成果。是次活動以神舟飛船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戚發軔為團長,他在昨日的座談會上分享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最新發展,並預計2020年後航天技術會有較大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陳清泉則表示,中國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王國,但強調發展時必須平衡節能等挑戰。
為了推動本港及內地在科技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一連7日的《創新中國》2011中國院士香港行活動昨日踏入第2日,活動邀請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原院長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北京大學教授楊旭清及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原院長俞光岩為本港、內地多位著名學者進行演講。
陳清泉:帶動兩地合作
陳清泉出席會議時表示,首次有40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來港進行學術交流,希望活動能為科學界擦出新火花,帶動兩地之間的合作,「內地與本港無論在科技、文化及醫學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互補性;本港中西文化匯聚,與國際有較好的聯繫,內地則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加上強大需求,兩地正好互相配合」。
中國做4次實驗就成功
戚發軔昨日以《航天科技與中國航天》為題作講座,為活動展開序幕,期間他介紹了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史,又指中國在航天事業上雖起步較慢,但美國的無人飛船亦須經過8、9次的實驗,才能送人上太空;反之中國利用自己設計的材料及器材,只是做了4次實驗,便實現了「神舟五號」等航天事業。
他又指,中國未來的航天事業目標不單是將人送上太空,亦需加強發展航天員在太空上的活動能力、甚至發展訊息發播的能力,未來的視野亦不應只是局限於月球,甚至火星等其他行星亦應包括在航天事業之內,「中國航天實力已有很大進步,外國的評價亦很高,但不能不承認與外國水平上仍有差距,相信2020年後會有較明顯的發展」。
中國有望成電動汽車王國
身兼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的陳清泉,在會上以《電動汽車與中國低碳經濟》為題進行演講,他介紹中國在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指出中國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的王國,但面對全球能源短缺,發展電動車時須同時兼顧節能及減碳。
會上除了有專家分享航天及電動汔車的發展現況外,亦有內地著名學者提供有關醫學的演說。北京大學教授楊旭清以《自主創新造福人類—雙環鉑抗癌新藥探索與實踐》為題,講述新研發的藥物如何減輕抗癌藥物破壞正常細胞的副作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原院長俞光岩則講述《口腔保健與人體健康》,解釋口腔疾病與心臟病、糖尿病等關係。
40名院士在餘下行程將會到到中聯辦、外交部特派員公署參觀,繼續與本地學者進行科研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