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北俊
美國傳統基金會聯同亞洲「華爾街日報」,公布了201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第十七年榮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這無疑是一個得來極不容易的榮譽,但今時今日要保住這名銜,難度可謂越來越高了。事實上,一直緊隨我們其後的新加坡,便被基金會稱讚為進展良多,其與香港的得分差距,已由去年的三點六分縮窄至二點五分。所以,如果我們只沉醉於十七連冠的美好回憶,不居安思危的話,這個冠軍名銜可能很快便要拱手相讓。
報告指出,香港在營商、財政、貨幣、投資及金融等方面的自由度,仍存在較大優勢,而傳統基金會亦讚許香港具備有效的司法和監管制度,加上香港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地貿易往來,而宏觀經濟穩健,減少不明朗的因素,令企業能在港蓬勃發展等,都是香港能位居首位的重要因素。不過,不能忽視的是,香港在政府開支、廉潔程度及勞工自由度等三個項目卻不及新加坡,當中以政府開支方面跌幅較大,全球排名僅列第二十,得分大減四點一至八十九點六分,下跌幅度頗大。
撰寫報告的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總編輯芮育光,便點出香港在政府開支這部分嚴重失分的癥結,就是港府坐擁過於龐大的財政和外匯儲備,但卻有錢不用,結果出現「官富民窮」現象。
其實政府「過度積穀」的問題,早已廣為社會詬病,我及自由黨的黨友都不止一次提出批評及質疑,究竟政府要儲多少錢才叫做足夠?香港政府有多富有?以下這些數字或可略見端倪。截至去年十一月,本港財政儲備達5375億元,外匯基金更高達23914億元,而外間預期本年度的財政盈餘,會高達七百億至八百億元。
假如「紅簿仔」內有大額存款,而今年的入息又異常豐厚,則一個普通市民都肯定會與家人分享這份成果。而政府的「紅簿仔」及收入都遠超預期,故更應該與民共富,向市民分紅,以同享繁榮成果。而自由黨在提交政府的預算案期望中,提出了多項建議,主要是要求政府實施長遠的扶貧措施、紓減通脹壓力,減免各類稅項,以協助中產人士及中小企業等,都是值得政府認真考慮的。
最後,有關競爭力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有份撰寫報告的編輯芮育光便直指香港利得稅跟新加坡的17%相比,只差半個百分點,並不理想,建議特首要履行競選承諾,減至15%。雖然以今日香港的形勢,一下子減這麼多利得稅不符民情,但若從競爭力的層面看,起碼也應酌量拉闊差距才是。正如溫總最近對香港提出的忠告——居安慮危,我們準不能滿足於現有的虛榮,努力自強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