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綱領性文件 望美「口惠而實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永輝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此份中美聯合聲明出爐,為複雜的中美關係發展指明方向,亦明確了中美雙方彼此間的戰略定位。他認為,從外交文件的形式來看,聯合聲明未能達到此前的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程度,但其重要性並不亞於聯合公報。特別是在當前中美關係更為複雜的背景下,聯合聲明既能夠進一步規範雙方行為,其彈性、靈活性也比公報更大。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原副部長楊毅少將指出,達成成果性文件是好現象,美國的「口惠而實至」則更重要。

 李永輝指出,去年中美關係遭遇較多狀況,當前雙方更意識到關係的重要性,期望為關係發展建構出更穩定、更清晰的框架,並盡可能減少不確定因素。中美的第6份綱領性法律文件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爐。而此份聯合聲明未能成為「第四份聯合公報」,是緣於中美在台灣、人權等敏感性問題上尚存分歧,美方不願受到剛性、約束性的束縛。

 楊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當前正處在中美戰略力量變化的深化時期,此次胡總訪美最重要的成果是雙方達成努力防止中美關係產生大震盪的戰略共識。其實中美已達成的成果性文件並不算少,但關鍵在於行動與落實,即美方能否履行自己的承諾。他認為,美國的戰略焦慮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消除。

減少雙方戰略誤判

 楊毅表示,雙方須保持積極互動,減少對對方戰略意圖的誤判,以避免在局部事件的緊張程度升級,及對抗力度的激化,影響整體關係發展的大局。此外,亞太地區對美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又地處地緣政治的關鍵地帶,且美國的全球佈局,包括軍事力量佈局、外交佈局與聯盟戰略、經濟政策等,均逐漸轉向中國,更關注中國,預計今年美國「重返亞洲」的既定目標與推進過程不會改變,步調不會放慢,只是在姿態上可能有所和緩。

 楊毅指出,去年頻繁在中國周邊的軍演,已折射出美國的戰略焦慮。這種焦慮緣於美國自身經濟復甦乏力,而中國的上升勢頭良好,且目前雙方各佔的戰略優先安排次序不同。美國更多的是希望擺脫經濟危機,在人民幣匯率上施壓及在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配合美國等。而中國更多的關注在於雙方如何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包括美方在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上,不要損害中美兩國正常交往的政治基礎。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綱領性文件 望美「口惠而實至」 (2011-01-21)
專家解讀:經濟增長回歸常態 惟須承受緊縮壓力 (2011-01-21)
專家解讀:小宴不尋常 所談皆大事 (2011-01-20)
專家解讀:聯合聲明有望出爐 (2011-01-20)
專家解讀:經貿是中美關係「壓艙石」 (2011-01-19)
專家解讀:外媒曲解胡總表述 (2011-01-18)
專家解讀:調高最低薪 助紓招工難 (2011-01-18) (圖)
專家解讀:國際事務 美對華需求上升 (2011-01-18) (圖)
專家解讀:發達戰略 宜分四步推進 (2011-01-17)
專家解讀:節前上漲預示通脹升溫 (2011-01-17)
專家解讀:龐大經貿團 向美釋放強烈信號 (2011-01-16)
專家解讀:前兩年動工量少 新樓供應陷低谷 (2011-01-16)
貨幣開放可為兩岸經合帶來新契機 (2011-01-16)
專家解讀:美國兩面政策破壞胡總到訪氣氛 (2011-01-15)
專家解讀:治理通脹港府應多運用貨幣槓桿 (2011-01-15) (圖)
專家解讀:央行凸顯控制流動性決心 (2011-01-15)
專家解讀:助內企走出去 加快人幣國際化 (2011-01-14) (圖)
專家解讀:物價下行因素增 惡性通脹料難現 (2011-01-14)
專家解讀:勿讓升值預期影響政策 (2011-01-14)
專家解讀:應善於將經濟手段戰略化 (2011-01-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