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港樓市現泡沫 小心隨時「爆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25]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對於本港樓價貴冠全球,學者認為,低息環境、熱錢流入、一手供求失衡等,是造成樓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不少屋苑更已超越97年高位,直言現在樓市已有泡沫,與亞洲其他發達地區如新加坡、上海、北京、首爾等比較,更可說在「超高」水平。有專家更警告,若情況持續,一旦出現任何負面消息,泡沫將隨時「爆煲」。

打工仔薪酬未能追得上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本港各區樓價中,以港島區最貴,九龍區次之,新界區物業相對較易入場;而樓價高企原因,主要由低息環境持續、熱錢流入等造成,但相對地本港員工薪酬卻一直未能追貼升幅,令市民的負擔能力不斷下降。他建議,政府可從幾個方面入手壓抑樓價,例如加大土地供應、對外地投資者購買本港物業設置限制,提早進行「置安心」計劃等等。

 事實上,去年底政府曾推出一系列嚴厲措施壓抑樓價,但卻未能阻止樓價上升勢頭,近日仍不斷傳出成交創新高消息。關焯照說,不少屋苑現時樓價已超越97年,可以說樓市已出現「泡沫」,若升勢持續,而市民對樓市上升的憧憬未停止,一旦例如美國加息等負面消息突然出現,泡沫將隨時爆破,成為本港經濟的另一枚計時炸彈。

京滬樓價屬可接受範圍

 高力國際(香港)住宅買賣部行政董事潘偉基亦認同「泡沫論」,認為現時雖未到達危險水平,惟已在臨界點,買家須時刻注意息口變化。提到其他亞洲發達地區,他指出,上海、北京等地區,雖然豪宅價格不斷攀升,仍處於可接受範圍,而新加坡過去一年樓價大幅上升,政府亦曾出招為樓市降溫,但相比香港水平尚有一大段距離。

 萊坊香港國際投資部董事李丹翔表示,本港的聯繫匯率亦為高樓價的「幫兇」,間接令更多熱錢湧入香港,又指過去超級豪宅要數英國最貴,但近期香港的豪宅呎價動輒5萬至6萬元以上,還是以「建築面積」計算,若以實用面積計算已超越歐美發達國家。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增長過快不利轉型 (2011-01-25) (圖)
專家解讀:港樓市現泡沫 小心隨時「爆煲」 (2011-01-25)
專家解讀:對華高技術管制 美勢「被迫」放寬 (2011-01-23)
專家解讀:力行公共外交 減誤解弭分歧 (2011-01-22)
專家解讀:綱領性文件 望美「口惠而實至」 (2011-01-21)
專家解讀:經濟增長回歸常態 惟須承受緊縮壓力 (2011-01-21)
專家解讀:小宴不尋常 所談皆大事 (2011-01-20)
專家解讀:聯合聲明有望出爐 (2011-01-20)
專家解讀:經貿是中美關係「壓艙石」 (2011-01-19)
專家解讀:外媒曲解胡總表述 (2011-01-18)
專家解讀:調高最低薪 助紓招工難 (2011-01-18) (圖)
專家解讀:國際事務 美對華需求上升 (2011-01-18) (圖)
專家解讀:發達戰略 宜分四步推進 (2011-01-17)
專家解讀:節前上漲預示通脹升溫 (2011-01-17)
專家解讀:龐大經貿團 向美釋放強烈信號 (2011-01-16)
專家解讀:前兩年動工量少 新樓供應陷低谷 (2011-01-16)
貨幣開放可為兩岸經合帶來新契機 (2011-01-16)
專家解讀:美國兩面政策破壞胡總到訪氣氛 (2011-01-15)
專家解讀:治理通脹港府應多運用貨幣槓桿 (2011-01-15) (圖)
專家解讀:央行凸顯控制流動性決心 (2011-01-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