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姚敬堂是朱仙鎮年齡最長的木版年畫藝人之一。
老手工藝人姚敬堂現任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研究會會長,曾任朱仙鎮木版年畫社社長6個年頭,今年已經80歲高齡。說起為保護年畫所經歷的艱辛,老人淡淡一笑:「我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年畫古版,但費盡氣力也只收集到53塊。其中2塊明代,23塊清代,其餘的都是民國時期版。」為了查訪年畫技藝的傳承人,姚敬堂立下「年齡60歲以上,曾在老作坊中學徒3年以上」的標準。按這條標準,鎮上在世的老藝人一共11人。
「能傳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經過文化大革命的震盪,留下來的古版屈指可數,11個人,53塊古版,這是歷史留給朱仙鎮年畫的全部。為了找到更多的年畫畫樣,我就托人從德國、前蘇聯、日本等地博物館拍下保存在那裡的朱仙鎮年畫圖樣,回來後再依樣繪圖,依樣製版。憑著記憶、琢磨和嘗試,我們這些藝人一點點將這門古老的藝術恢復起來。現在這11位藝人大多都作古了。」
據姚老介紹,朱仙鎮年畫的五大特點決定了它的獨到之處。姚老拿起一張年畫給記者講解:一是線條粗獷,粗細相間;二是形象誇張,頭大身小;三是構圖飽滿,左右對稱;四是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五是門神神碼多,嚴肅端莊。姚老告訴記者,朱仙鎮木版年畫不可比擬的地方是其套版、套色之難度。有些沒有天賦的學徒可能學習三年都找不到套版。
憂手藝失傳、精品減少、量多價廉
「為了保存年畫的套版,我自己及整個家庭經歷了兩次大的浩劫。文化大革命,年畫作為四舊要被取消,整個屋子的年畫以及幾千個套版被一一焚燒,我自己也是被掛牌當街遊行。在90年代的時候,攤上了私藏國家文物的罪名,結果又被抄家,還打了五年的官司。」姚老不願過多講述當時的苦難,而更願意回憶自己作為年畫傳承人到各國交流的日子。
「年畫多以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戲曲人物為原形,每張年畫都蘊含著一個故事。海外一些國家對我們這些古老的技藝很感興趣,比如日本、德國等國家有很多人喜歡這個東西,也會經常邀請我去那邊學習交流。」但是令姚老覺得遺憾的是,在他看來,做朱仙鎮木版年畫的人太多了,出不了精品,「現在年畫都不值錢了。」
因此,對於年畫前景,姚敬堂老人不免流露出擔憂。「當年『年畫復興』時的11名老藝人在世者寥寥,鎮上不少老字號的後代已經脫離年畫行當,年輕人不願意吃苦學習也會讓這一套活計失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