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研究員程金平說:「這3種藥從前是用來治傷風、肚痛等病徵,今次是首次發現該藥能控制血管成長。」左起:鄭淑嫻、程金平和高級研究助理謝可茵。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德正)腫瘤會向人體發出特定信號,以爭取更多養分,破壞人體器官運作生態。而控制腫瘤的藥物,則會同時攻擊正常器官,儼如在「混亂」的人體「亂槍掃射」。醫學界近年著手研究標靶治療(Target Treatment),透過追蹤腫瘤所在,提高藥物「命中率」,大大增加療效,並減低藥物副作用。由於中藥成分普遍較西藥溫和,若能應用於標靶藥,相信是醫學界大突破。不過,由於其成分極複雜,未來仍有待發掘其入藥的可能性。
藥物充當「子彈」和「導航器」
「標靶治療」的原理是「餓死」腫瘤,透過阻止腫瘤血管增生,切斷腫瘤營養來源。一般而言,研究員會因應各類腫瘤,配製有效主治藥物和追蹤藥物,分別充當「子彈」和「導航器」的角色。前者負責切斷腫瘤生長信號,抑制腫瘤增生;後者負責帶領整顆藥進入腫瘤,加強用藥準確性,避免藥物同時攻擊正常細胞、器官,大大減低副作用。
研以碳納米管作標靶藥載體
鄭淑嫻的團隊分別成功研究出以碳納米管作標靶藥的載體,以及發現3種控制血管生長的中藥,但現時仍未能以中藥製作標靶藥。程金平解釋,傳統中草藥具有很多不同成分,在未證實中草藥裡面發揮功效的具體成分前,難以把1個具體成分載運到納米材料製作標靶藥,「以中藥作標靶藥,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中草藥活性成分有待找出
她補充,只要成功找出中草藥或複方的活性成分,再分離出當中的活性成分載於納米材料上,「中藥標靶治療」便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