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信託基金也非萬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3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美玉)全城哄動的何家爭產戲碼日日上演,加上富門家族爭產案歷年不絕於耳,令部分富豪選擇成立信託基金,管理及分配家族資產。不過,即使成立了信託基金,權益分配仍可更改,最廣為人知的可算是郭氏家族長子郭炳湘被剔出其家族信託基金。

 當年郭氏三兄弟父親郭得勝在世時,成立一個「郭氏家族酌情信託基金」,該基金持有新地(0016)42%股權,郭老太鄺肖卿及三兄弟均為基金受益人,各人均不可出售股份,基金亦不能解散。不過,郭老太可酌情支配信託財產,有權更換受益人。

郭老太剔走郭炳湘

 於08年,郭氏三兄弟對集團業務出現意見分歧,長子郭炳湘被罷免其主席及行政總裁職位,改任非執董,由郭老太出任集團主席兼非執董。同年10月,市場消息指郭老太不滿長子與一唐姓女子過從甚密,並將其引入新地工作,不斷擴大勢力,決定出動「尚方寶劍」,宣布郭氏家族信託基金重組,股份平分三份,二子郭炳江及三子郭炳聯以個人名義及其家人各持一份,餘下三分一列明給予長子「郭炳湘的家人」,鄺肖卿繼續是基金全權受益人,郭炳湘被「踢出」基金受益人之列,以免公司權益被外人入侵。

 由此可見,成立信託基金後仍可更改受益人,好處是有彈性,但同時亦有機會繼續上演爭產戲碼,此外,如信託人不能再擔任職位,並欠缺繼任條款,亦有可能出現爭位的情況。

相關新聞
富豪成立信託基金管資產 本港業界新財路 (2011-01-31) (圖)
什麼人適合成立信託基金 (2011-01-31)
本港家族企業爭產案例 (2011-01-31)
專家解讀:學者:家族企業利長遠發展 (2011-01-31)
信託產品漸趨平民化 (2011-01-31)
小資料:何謂信託? (2011-01-31)
信託基金也非萬能 (2011-01-31)
富二代「吃苦教育」漸成風氣 (2011-01-31) (圖)
美國80%巨企屬家族企業 (2011-01-31)
絲路之源有新解 河南方城高調申遺 (2011-01-30) (圖)
為申遺進行搶救性保護 (2011-01-30) (圖)
眾權威專家挺絲路新說 (2011-01-30) (圖)
慘過「蟻族」京城百萬人淪鼠族 (2011-01-26) (圖)
提高競爭力 「鼠族」有望見天日 (2011-01-26) (圖)
關停「鼠洞」 未解根本問題 (2011-01-26) (圖)
深推住房公積金 港企冀助留人才 (2011-01-24) (圖)
專家:細節應借鑒其他城市 (2011-01-24) (圖)
中小企傾向下限繳存 (2011-01-24) (圖)
香港工總:避不了 早打算 (2011-01-24) (圖)
深圳住房公積金主要內容 (2011-0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